原本从事健身行业的辛野,一个多月以来,不停奔走在武汉空荡荡的大街上。疫情防控期间,他选择成为一位外卖骑手,自发为武汉市民采购配送食物和药品等生活物资,帮助维持一个个武汉家庭的运转。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辛野的生活。他也在用个人的努力改变着这座城市,成为一位被需要的陌生人。
去不成火神山,那就送菜送药
辛野来自内蒙古,因为喜欢武汉的高校氛围,他选择来这座城市读大学,至今断断续续在这里生活了8年。
他喜欢一部美剧叫《切尔诺贝利》,故事讲述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事故,核灾难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很多勇敢的底层普通民众选择牺牲自己,以帮助拯救处于灾难中的欧洲。
辛野的观后感很深刻,“人性都是趋利避害,历史的进步一定是反人性的。”他说,这是自己愿意冒着被感染风险去帮助武汉的原因。
除了健身教练这一职业,辛野还是一名美式橄榄球运动员,时常跟随武汉狮鹫队训练和比赛。在他看来,“我身体好,免疫力强,而且我一个人住,不担心会传染给别人。”
最初,辛野想去火神山医院建设工地帮忙。但联系到工程部负责人后,他被告知项目需要土木和电焊等专业人士,仅仅能搬运还不够,“焊接、下水道建设这种,我都做不了,他说教你上手也不行,没有人有时间去教你。”
他还加入了一些武汉志愿者微信群,主要任务是搬运大件物资,但由于没有汽车,辛野也没能帮上忙。
与此同时,辛野注意到,武汉封城初期,很多当地人的日常生活成了问题,比如外卖平台订单爆满但没人接单,这背后可能是急寻婴儿奶粉的妈妈,也可能是无法出门购买生活物资的隔离家庭。
“我看了心里很难过,决定也出一份力,为不能出门的人运送日常用品。”辛野找到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2月1日,他在一个骑手软件注册,填写了有无高烧疾病等问卷调查,再给自己那辆贴满动漫贴纸、辨识度极高的粉色电动车充上电,开始了临时快递员的生活。
由于时间精力有限,辛野往往会选择一些需求紧急的订单。
早期,社区蔬菜和肉品配送还没到位,超市是辛野最常去的地方——早上10点开门的时候进超市,买东西和排队花掉6个小时,下午4点出来开始配送。
每天,辛野大约可以帮助5个家庭购买蔬菜肉。之所以接单较少,他希望每一单都能尽量买完整,一单下来通常有几十斤重。
“超市很多商品经常被买空,有些东西在仓库来不及上架,我会在超市等第二波第三波补货,时间都用在这上面,所以没有接很多单。”
长时间奔波在运送生活物资的路上,辛野经常能看到一些令人无法释然的细节。
一位中年男人,在超市买好菜用自助机结账的时候,机器不断出现故障,男人突然间崩溃似的把东西全扔到了地上。最后,他又默默地一件一件捡起来,去人工收银台排队了。
辛野说,“看到这些我会很难过。”
只为配送一单,骑自行车80公里
2月9日的经历让辛野记忆深刻。前一天,一位住在后湖区的豆瓣网友向他求助,称家里已经没菜,但连续几天下单没人接。
辛野所在的光谷距离后湖有足足40公里,他没有立即答应对方。因为,如果送这一单,他需要耗费掉一整天的时间。
辛野后来追问得知,这位女孩的父亲生病了,她需要在家照顾,更担心出门沾染病毒。他想了想,还是答应第二天送过去,“她一直不是很相信我,担心第二天我会找各种理由推掉。”
辛野没有反悔,他取消当天其他订单,决定全天只跑这一趟。
由于电动车电池坚持不了很长时间,辛野只能骑共享单车。从武汉最东边骑到最西边,过桥过江,路程颠簸遥远。辛野不敢骑太快——挂上购物袋后,共享单车车头一重就不好骑,膝盖老是顶着袋子里的西红柿,双腿不能发力过猛。
这种跨区跨江的订单,一般在骑手软件的跑腿费要100多块。辛野没有拿酬劳,“如果为了钱,你给我多少钱我都不会去,那么远。”
半路上,女孩说给辛野做个炒饭,他一开始怕麻烦到对方,说不用了。但由于赶时间没吃午饭,上坡和过江导致体力消耗大,辛野骑着骑着感觉很饿,他又停下来联系对方,“我让她给我炒饭。”
辛野到达时已经下午4点多,取货后女孩递来一碗蛋炒饭,上面点缀着些白菜和洋葱,这碗饭用掉了她家里仅剩的食材。辛野脱下口罩,站在门外吃起来,女孩就静静地,隔着点距离看着。
2月初的武汉天气还很冷,他得赶在太阳完全下山之前往回骑,吃完蛋炒饭拿瓶水就走了。当晚8点多,辛野回到家,双腿有些抽筋。
他在朋友圈记录下了这难忘的一天:“今天只送一家,从光谷到后湖,来回瞪了80公里自行车,我是胖不起来了。路过协和以及方舱医院,大街上闻得到淡淡的消毒水味。”
当骑手期间,辛野注意到,来自医院和病患的订单比较烫手,由于部分骑手害怕接触病人,一些涉及药物的单子常常没人接。
有天晚上,辛野收到一个地址是武汉市第三医院的订单,需要口罩、喷壶、10瓶酒精和10瓶84消毒液。他骑车辗转4公里,最后在偏僻巷子里找到一家开门的药店,虽然只买到2瓶消毒液、酒精和酒精棉,但总算送达。
网友的善意与武汉的转变
因为辛野不时在社交平台上更新自己的配送日记,吸引到很多陌生人的关注。辛苦付出后,辛野也收到不少善意的回馈。
一名中国台湾网友寄出1000个医用外科口罩,供辛野外出配送时使用,并希望他将多余口罩发给其他快递员。3月15日,辛野表示这批口罩已经到货,每个包装上都留有鼓励的字条。
武汉一位纹身师甚至提出,要向其赠送一次5000元的免费纹身服务。
辛野说,“做这件事以来,收到很多求助,也收到很多朋友的关心和帮助,有身边熟悉的朋友,也有未曾谋面的台湾同胞、云南网友、北京网友送我口罩、体温计、一次性手套。”这让他很感动。
在武汉街头奔走一个多月,辛野对于这座城市的变化感受更加深刻。
疫情早期,武汉人情绪上更多是恐慌,“疫情刚发生时,大家都很懵,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些事情,惶恐,不安,紧张。”
人际间的不信任和攻击感也很强,人们总会互相觉得对方携带病毒。后来,随着疫情发展,人们开始接受病毒“一视同仁”。疫情逐渐受控后,武汉人心态上的敌意和隔阂才慢慢消失。
辛野感觉到,这座城市在2月中下旬有了明显变化,随着新增病例受控,武汉从盲目转向有序。
湖北省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19日,武汉市的新增确诊病例为615例。武汉市从2月2日开始,连续17天新增确诊病例超过千人,这是18天来首次跌至三位数。
2月22日,辛野在朋友圈写道,他有一种直觉,“这场战役很快就结束,这种直觉没有任何的分析和猜测,完全来自于每天在路上感受到这个城市的气氛和变化,很突然却很清晰。”
在他看来,尽管武汉仍处在封城状态,但当地人的情绪明显变好了。这种好转,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变得信任以及和善。
疫情形势好转后,武汉各大社区的生活物资配送机制也逐步完善,3月初,辛野不再进行自发性的跑腿配送服务,而是前往某生鲜电商做起了专职配送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