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戈里小说《钦差大臣》里,纨绔子弟赫列斯达科夫从彼得堡途经外省某市,被误认为“钦差大臣”,结果上演了一出闹剧。
有意思的是,在这场闹剧里,尽管赫列斯达科夫纰漏百出,可很多人就是不问真假,也不敢怀疑他——他拿着假“钦差大臣”的头衔行骗,结果头衔成了他行骗的通行证。
也是挺耐人寻味的。
说这话,是对“冒充领导骗局”得逞的有感而发。
看到“县委书记”“农业局长”要加好友,赶紧通过验证,然后接受“书记”请求,帮忙周转一笔钱,结果是转出去的钱有去无回……据新京报报道,9月以来,吕梁市岚县、柳林县等地相继出现了冒充领导骗局,多名市民上当。受害者中包括村支书、企业老板、县委领导等。
有些受害人表示,对方骗术高明,且具有针对性,防不胜防。
上当受骗,值得同情。那些转钱的,都是受害者。这点自然毫无疑问。
但是不是如有些受害人所说的“防不胜防”,也有商榷空间。
近年来,“我是你领导”的骗局已经被各种方式揭露和起底。这类骗局,万变不离其宗,也玩不出太多新意。
说是“高明”,其实就是利用某些人的热心肠,特别是“对领导热心”的弱点——一老板说得很实在:“县委书记的忙,我能不帮吗?”
“冒充领导骗局”为什么在有些人那能轻易得逞?这句话就给出了答案。
▲“县委书记”称,已转账45万元,24小时到账并发来转账凭证。 图/新京报网
我们自然不宜一口断定,假如对方说自己是环卫工、保安员,这些老板、村支书、县领导就不会帮忙转钱。
但骗子们冒充领导,也是精准行骗——他们当然不是要赌对方有爱心,而是吃定了对方可能“不会或不敢不转”。
报道中就提到,一农业合作社负责人收到了“农业局长”加微信后帮忙的要求,因为跟农业局长“刚好认识,又不太熟”,就热心给对方帮忙转钱。
这里面,被对方发来的转账截图迷惑,当然是被骗的重要原因。但更重要的,恐怕还是囿于对方的身份。
这里倒不是要套用“苍蝇不叮无缝的鸡蛋”逻辑,迁责于受害者,只是从防骗角度提个醒:小心“和领导拉近关系”的心态,成了骗子精准收割的可乘之机。
所以虽然不能说,他们上当受骗是为自身价值取向中的“权力膜拜”埋单,但他们确实该消除某些不该有的心态。
一直以来,“冒充领导骗局”屡遭揭穿,却屡屡有人中招,就因为他们觉得那是“领导”,不敢生疑——即便“话不多说就借钱”那么可疑。
对于“领导的忙”,他们之所以不能不帮,未必是出于“学雷锋”考量,很可能是基于利益考虑,或是担心不帮忙可能会得罪领导,影响到自己的生意、事业。
▲警方收缴的手机。 图/新京报网
这样的心态,太容易被利用——毕竟,骗子行骗,想来是秉持“痛点/软肋导向”。
不是说,“冒充领导骗局”得逞首先要怪受害者,骗子当然该被严惩——这样的常识强调三遍也不为过。只是想说,在骗局面前,有些人不能被媚上或惧上心态麻痹了起码的防骗常识,而应提高对骗局的“免疫力”。
想想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想想当前的反腐生态,县委书记哪那么容易跟你“交往不深加好友,二话不说就借钱”?
不妨牢记一句古语哲言,《论语》曰:“无欲则刚”。面对“领导们”求助的不太合适的“忙”,若人人都能以“无欲”心态处理问题,都能打消“我借钱给你,你为我谋利”的念头,该拒绝就拒绝,这类骗局的得逞几率就会小得多。
不是所有“县委书记”的忙都得帮,也不是所有自称“县委书记”的都是真县委书记。忙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人有真实与冒充之别,这点常识还得有。
□马涤明(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