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范爷到马拉多纳,为什么每个人都想把“切·格瓦拉”穿在身上

亚太日报

text

古巴,神秘而富有拉美情调的加勒比海岛国。除举世闻名的雪茄、蔗糖,棕榈树下的迷人海滩、魅力酒吧与歌舞外,古巴革命三杰兼执政者同样家喻户晓,甚至三杰之一的切·格瓦拉更是全民偶像。

今天是古巴革命英雄切·格瓦拉牺牲50周年纪念日。8日,古巴在中部城市圣克拉拉举行大型集会,来纪念这位拉美著名革命家。

古巴圣克拉拉,民众聚集革命广场。

当地时间2017年10月8日,古巴圣克拉拉,古巴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出席格瓦拉逝世50周年纪念仪式。

切·格瓦拉是谁?

切·格瓦拉原名埃内斯托·格瓦拉,西班牙语中的“切(Che)”作为感叹词存在,而人们在格瓦拉的名字前加上“切”则表示亲切与尊重。

作为阿根廷颇有背景的大户人家的一员,格瓦拉本可以吃喝不愁的度过此生。然而,自小便显露出离经叛道思想的他选择了一条常人难以想象的人生道路。

格瓦拉与父亲 & 格瓦拉与妹妹安娜·玛利亚

格瓦拉年轻时曾与好友骑上摩托,沿安第斯山脉穿越整个南美。这一路,他亲眼目睹了拉丁美洲的贫穷与苦难,国际主义思想正慢慢萌芽和发展。

Alberto Granado与格瓦拉的摩托车南美之旅

他人生中的巅峰与辉煌全都贡献给了异乡古巴——他与古巴革命家及领导人卡斯特罗兄弟相识于墨西哥,同样的理想让他们一拍即合。1956年,他们3人与82名战士乘船前往古巴,开始轰轰烈烈的革命事业。

1960年,菲德尔·卡斯特罗、切·格瓦拉与其他革命领袖手挽手走上街头

1960年,萨特、波伏娃与格瓦拉在古巴街头

当革命取得成功、担任一系列要职后,格瓦拉因与卡斯特罗在政治上日趋严重的分歧而离开古巴,继续前往刚果、玻利维亚宣扬并带领人民进行武装革命。

1965年,格瓦拉在刚果

1967年10月,率领玻利维亚人民开展革命运动的格瓦拉因遭出卖而被捕牺牲,他的传奇人生就此落幕。

缘何成为全球Icon?

格瓦拉虽喜好国际象棋、文学阅读与摄影,但更爱摇滚。向来崇尚自由、热爱冒险的他不仅是Beatles的忠实拥趸,可以说他本身便与象征叛逆、颠覆的摇滚相辅相成。

约翰·列侬与切·格瓦拉共奏一曲

最为人称道与钦佩的自然是他的革命理想与热情,毕竟放弃安逸、稳定的富裕生活远走他乡,不带功利目的帮助贫苦人民进行革命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而极具悲剧色彩的死亡更将他升华为“时代伟人”。

当然,除了精神上的契合,摄影师Alberto Korda和艺术家Jim Fitzpatrick更是格瓦拉成为全球流行文化的现实推手。

Alberto Korda手持为格瓦拉拍的经典照片

头戴贝雷帽、长发披肩、神情坚毅、眼望远方,这张被称为“全球最有革命性与战斗性”的格瓦拉头像由摄影师Alberto Kord拍摄于1960年;而经由艺术家Jim Fitzpatrick使用红、白、黑三色为核心设计的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图像开始风靡全球。

“切·格瓦拉”在全球

如今,人们可以在世界各地看到以格瓦拉头像为原型的艺术。服饰、音乐会、室内/外装饰、广告灯箱,到处都有他的身影。

从明星大腕儿到政要名流,无数人都是他所宣扬的自由、革命精神的追随者或钦佩他的精神与追求。

马拉多纳 &范冰冰 &Carlos Santana

此外,由格瓦拉引申出的革命、反叛、破而后立的精神更成为西方人在游行集会上高举其头像和标语的最大原因。无关种族,不论地域,格瓦拉无疑是全球革命者或叛逆人群昂扬的旗帜。

他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成了电影作品的最佳题材。

《摩托日记》以格瓦拉与友人的南美之行为蓝本,讲述了南美旅程对他全新世界观的激发作用

好莱坞著名导演史蒂芬·索德伯格用4小时时间将格瓦拉的革命岁月展现得淋漓尽致

当然,在令他蜚声国际的古巴,你更能轻松觅得他的踪迹。

无论发行几版货币和邮票,格瓦拉的头像总在古巴发行的3比索和邮票上

在格瓦拉曾经战斗并取得关键性胜利的圣克拉拉(切·格瓦拉市),你能清楚的找到他的踪影

(来源:亚太日报综合新华社、“赞那度旅行人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