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上調國際貧困線標準

新華社

text

【亞太日報訊】(新華社記者劉劼 江宇娟)世界銀行4日宣佈,為反映近十年來全球不斷上升的生活成本,世行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將國際貧困線標準從此前的一人一天1.25美元上調到1.9美元。分析人士稱,全球減貧重任進展顯著,但仍需付出巨大努力。

世行當天發佈題為《消除絕對貧困、共享繁榮——進展與政策》的報告,並公佈了這一新數據。在新標準下,2012年至2015年間,全球絕對貧困人口總數有望從9.02億降至7.02億,貧困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從12.8%降至9.6%,這是該比重首次低於10%。

世行首席經濟學家考希克·巴蘇表示,此次上調是為了反映2005年以來全球出現的價格上漲。世行參照當今世界最窮國的平均通脹水準,提高名義貧困線,而實際貧困水準則保持不變。

1990年,世行選取當時一組最窮的國家貧困線,採用購買力平價換算成美元,通過計算出平均值將貧困線設定在每人日均1美元左右。2005年,世行進行了新一輪更大規模的國際可比性價格數據收集。此後,世行根據新的購買力平價數據和當時15個最窮國的國家貧困線的平均值在2008年將國際貧困線上調到每人日均1.25美元。

世行統計顯示,過去數十年間,東亞和太平洋地區、南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貧困人口占到全球貧困人口的95%。目前,撒哈拉以南地區貧困人口占一半,東亞佔12%。在戰亂和過度依賴大宗商品出口的地區,貧困問題更為突出。

世行預計,2015年,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貧困率將下降到4.1%;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將下降到5.6%;南亞將下降到13.5%;撒哈拉以南非洲將下降到35.2%;中東和北非地區因缺少可信數據,世行未對該地區進行預測。世行強調,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貧困問題尤其嚴重,該地區的減貧步伐遠遠落後於其他地區。

世行在報告中指出,全球貧困率穩步下降,中國和印度取得的減貧成就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世行行長金墉在一份聲明中說,貧困人口的持續減少主要是因為發展中國家強勁的經濟增長和各國在教育、醫療、社會福利等方面加大了投入。

金墉還警告說,考慮到全球經濟放緩以及全球貧困問題的廣度和深度,要想實現2030年消除絕對貧困的目標仍然需要作出很大努力。巴蘇也表示,金融危機以來世界經濟持續疲弱正讓新興經濟體蒙上陰影。由於新興經濟體的增長前景預計將不如從前,這將給減貧帶來新挑戰,尤其將不能照顧到這些地區最底層40%的人群之需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