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观察|“中国责任论”的当,我们不上

亚太日报

text

亚太日报评论员 王鹏

在11日中国外交部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面对记者有关“近期,美、日等呼吁为解决朝核问题,中国应充分利用影响力,承担更大责任,发挥更大作用,采取更多措施,加大对朝施压。中方对此有何回应”的问题时,明确表示:

近来有些人在半岛核问题上渲染和突出所谓“中国责任论”,要么是对半岛核问题缺乏全面准确了解,要么就是别有用心、企图推卸责任。

耿爽指出,朝核问题的核心是朝美矛盾,本质是安全问题。朝核问题的矛盾焦点、推动当前局势紧张升级的推手、以及解决半岛核问题的钥匙,这三样东西都不掌握在中方手中。

同时他也强调,长期以来,中方为解决半岛核问题作出了不懈努力,自始至终发挥着重要和建设性的作用,其贡献有目共睹,其作用不可或缺。耿爽不点名地批评了三种类型的国家及其行为:“甩手掌柜”、“过河拆桥”、“背后捅刀”。

最后,他强调有关各方要“相向而行”、“协调配合”、“群策群力”。

回顾近年来中国对朝政策的变化,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随着朝鲜核试验不断的进行、朝鲜核武战力的不断提高,中国在执行联合国有关制裁决议时采取了越来越积极、坚决的措施。

而回顾自今年四月初“习特会”之后中美关系与中国朝核问题立场、表态的变化,人们似乎同样可以看到,在朝核问题上的合作似乎使得曾因特朗普上台前后种种“反华”言论而走低的中美关系在两国元首峰会后峰回路转,一度显露出转暖、升温的迹象。

特朗普此后不忘多次通过推特为中国点赞,称中国的的确确是用实际行动执行联合国的决议,加大对朝鲜的施压,这也是对美国立场的支持,他表示非常满意等等。

然而,三个月过去了,我们遗憾地看到,特朗普的点赞原来仅限于推特,总统先生对中国在朝核问题上的那么多付出、牺牲、冒险而做出的夸赞与感谢,似乎也永远只是口惠而实不至。

我们同样遗憾地看到,在不久前美韩新总统的首次会晤中,并没有就中国所关切的萨德问题做出哪怕一丁点儿有利于中国、或可以略微缓解中国安全焦虑的实质性表态。

我们更加愤怒地看到,就在昨日,即7月11日,据美国媒体CNN报道,美军在阿拉斯加成功测试了“萨德”(THAAD)反弹道导弹系统。这是美国第14次测试成功,成功率100%。

对此,美国导弹防御局(MDA)局长格雷夫斯表示,“他对当天执行这次测试的美国各方面人员的成就感到无比自豪。”

对此,我们只能说美军的萨德测试在技术和军事上是成功的,但在政治和战略上却是失败的,甚至是幼稚的。

特朗普完全没有搞清楚情况,他们以为通过不断加强和韩、日的军事联合(甚至包括和印度、日本在当前的敏感时期搞联合军演)、不断试验、提高萨德的精准度就可以产生足够的威慑力以迫使中国就范,在朝核问题上彻底沦为华盛顿的外交工具与地缘战略棋子。

这是大错特错。在亚太安全与经济战略的大棋局上,北京和华盛顿一样,都是老道的棋手。

就以朝核问题而论,正如几个月前笔者公开发文所呼吁、建言的,中国在“禁煤令”等颁布后,其对朝制裁已达历史最高水平;如果继续提升,中朝很可能因此“撕破脸”。这个结果不仅将使中国在半岛地区本已岌岌可危的影响力有断崖式崩盘的可能,而且也会使中国在与美朝韩各方的博弈中更为被动。

从最近三个月中方对朝鲜问题表态的微妙变化来看,似乎正从积极制裁转变为稳健处置。对此,笔者深感欣慰,因为这是符合中国国家利益的。

这说明,中国的战略家们有着良好的历史素养。他们不会忘记,当年中苏分裂、“两个拳头打人”——同时反对“苏修”和“美帝”,给中国所造成的巨大战略压力。

而俄国人也不会忘记,当中国最终选择与美建交并在事实上达成中美联手反苏后,在整个“冷战”后期给苏联所造成的巨大战略压力,这种压力甚至被认为加速了红色帝国的解体。

关于这些掌故的历史记忆,或许可以解释为何中国一直对朝鲜有所忌惮。朝鲜可不是“鸡肋”——鸡肋充其量只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而已。

朝鲜固然是烫手的山芋,可一旦抛出,到了对手手里,恐怕就会成为威胁中国的“烧火棍”。特朗普屡屡向中国施压,非要把中国推上斗垮朝鲜联合战线的最前沿,到底安了什么心,恐怕已经是路人皆知。

在明确上述分析后,我们就不难明白,为何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一向理性儒雅的发言人也会用排比加反问的形式不点名地斥责某些国家:

如果中方在努力灭火,有人却在浇油;如果中方在不折不扣地执行安理会决议,有人却在侵犯中国正当合法权益;如果中方在为推进半岛无核化进程积极开展工作,有人却寻找借口,损害中国安全利益,中方努力怎么能达到预期效果?局势怎么能缓和?半岛核问题还怎么能解决?

在这里,为我们的发言人点赞,因为从他的话中我们看到,这次美日等国精心设置的“中国责任论”陷阱,我们不会去跳。


作者简介:

作者王鹏,系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亚太日报观察专栏作者均为资深新闻从业人员和国际问题专家,长期从事国际报道,他们秉承亚太日报原创、独家、深度、开放、联动的理念,以独特的视角评述当今国际大事。

(来源:亚太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