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涉嫌内幕交易,格力地产押注免税业务暂时搁置

界面新闻

text

受董事长鲁四君涉嫌内幕交易影响,格力地产(600185.SH)倾尽全力投入的免税业务也要暂停。

2月10日,格力地产发布关于重大资产重组进展公告。公告称,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规则适用指引第1号——重大资产重组》第三十八条规定:“上市公司首次披露重组方案至召开相关股东大会前,如该重组事项涉嫌内幕交易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或者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的,上市公司应当暂停本次重组进程......”,公司暂停于2020年5月23日披露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公司将根据该事项的进展情况,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这则公告发出意味着,格力地产暂时将无缘免税牌照以及免税业务。

受此影响,格力地产股价在鼠年最后一个交易日跌停,收于5.81元/股。之前受“免税概念”影响,格力地产股价最高曾涨至18.10元/股,如今股价离这一高点跌去了近七成。

从计划收购珠海市免税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海免税”)100%股权事宜时,对于免税业务,格力地产寄予颇多希望并视为战略转型的重点方向。

格力地产曾表示,公司将发展成为以免税业务为特色的大消费产业、发展可期的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以及坚持精品化路线的房地产业三大板块为核心的大型上市公司。

许久不曾在公开土地市场拿地的格力地产,为了发展免税业务,两度出手重金夺地。

去年9月,格力地产力压十余家房企,在海南三亚重金拿下一宗商业用地。该宗地块挂牌起始总价11.177亿元,格力地产以溢价率47.7%的价格拍下。16.51亿元的价格,相当于格力地产过去三年净利润总和。

1月12日,格力地产子公司珠海太联以底价8.8亿元、楼面价约9002元/平方米获得一宗位于港珠澳大桥口岸的商务用地。8.8亿元的土地总价虽然零溢价获取,但也是业绩不佳的格力地产2020年上半年的两倍净利润。

重金拿地能看出格力地产对收购珠海免税志在必得的信心,还有对免税业务未来的看好。现阶段,重组计划不得不暂停,格力地产业务前景堪忧。

经历多年的多元化战略调整后,格力地产的房地产业务已收缩多年。

财务数据显示,从2017年至2019年,公司房地产业务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0.68亿、25.06亿、24.55亿元,呈逐年下滑态势。按行业计,房地产业务在总营收中的比重,亦从2017年的98.03%降至2019年的58.56%。

跟格力地产其他业务相比,房地产业务本身是其毛利率最高的业务。财报显示,2019年,格力地产的房地产业务毛利率为39.62%,而海洋经济和服务业的毛利率仅分别为14.15%和14.95%。

此外,作为房企的格力地产踩中了融资“三道红线”。公司2020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75.5%,净负债率为214.84%,现金短债比为0.34。未来若想达标,不仅需要加强销售增加回款,同时也需要缩减债务规模。

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格力地产的有息负债超过200亿元,其中长期借款99.21亿元、应付债券19.8亿元。短期内,格力地产的还款压力体现在公司短期借款3.4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82.4亿元,而当期货币资金仅为38.37亿元,尚有47.43亿元的资金缺口。

由于格力地产跟珠海免税的重组计划不得不暂停,其“大消费”产业前景不容乐观;房地产业务连年收缩,虽仍能支撑公司发展,但更受债务掣肘。

至于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在其2020年半年报中尚未纳入主营业务范畴。

目前格力地产公开的信息仅有两项。一是在2020年疫情期间,格力地产联合两家企业,成立一家新公司生产口罩,格力地产持股70%。另一动作是去年5月10日,格力地产的全资子公司通过协议方式购买了科华生物(002022.SZ)18.63%的股权,交易对价为17.26亿元,成为科华生物的第一大股东。彼时格力地产表示,通过这笔收购,格力地产将获得一条完整的医疗健康资源、技术、产业供应链。

未来生物医药业务能给格力地产带来的营收贡献,仍待持续观察。

格力地产同珠海免税的重组计划未必没有继续的可能。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告诉界面新闻:“因为涉及上市公司董事长违规,所以珠海免税的重组计划暂停,但注意到公告用词是暂停、而非终止或中止,也就是说董事长内幕交易问题延滞了收购珠海免税的进程、但不会对收购形成重大影响,毕竟格力地产和珠海免税都是国资企业,相关战略事项也不受负责人个人行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