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团队与企业合作生产的Rowelk®有限次使用连体防护服。东华大学供图
中新网上海5月12日电 (孙庆华 许婧)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发挥在纤维基、高分子基医卫防护材料领域的研究专长,紧密围绕新冠病毒医卫防护材料应急开发和生产研究,涉及口罩、防护服、抗菌材料等,为医卫防护材料研发攻关提供有力科技支撑;同时,组织技术团队联合企业、医院解决产业化关键问题,实现应急生产,主动担当战疫“行动派”。
1月28日,在从江苏老家赶回上海途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实验室主任朱美芳一条条浏览着疫情报道,口罩、防护服急缺,医护人员存在感染风险……研究了30多年材料的她,思考着如何把研发人员和生产力量快速集结匹配起来,为抗疫作贡献。
2月,实验室微信公众号发布“新型冠状病毒医卫防护材料应急专项申请通知及指南”,并确定了25个应急项目。
防护服闷热、不透气,医护人员穿着不适的报道牵动着实验室科研人员们的心。“要做就做国内没有的”,材料学院毕业生罗章生与朱美芳院士团队一直有着紧密联系和合作,致力于在无纺布方面实现独创突破。
已是厦门当盛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的罗章生与团队青年教师骨干相恒学副教授联合申报《耐磨透气高阻隔性当盛新材Rowelk®有限次使用连体防护服的结构与性能评价》应急专项,争取尽快生产出高品质的防护服送到抗疫一线。
没工人、没原料,罗章生到处想办法,三四天后就交出了一件小样。团队开发出了高阻隔、高耐磨、高透湿安全防护材料,制备出系列有限次使用医用防护服,目前当盛公司每天可生产约2000件。随后,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紧急启动的高端防护服项目中,双方联合申报并获得专项支持。
项目团队向武汉方舱医院、湖北汉川人民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研究所等抗疫一线单位,以及美国纽约州先进能源技术中心、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等合作单位捐赠Rowelk®有限次防护服5000余件套。既纾解了防护服短缺的困境,又增强了国际合作单位的抗疫力量。
“水煮5次”“蒸1次”,在材料学院李光教授的办公室里,有各式各样贴着标签的测试口罩。如何让口罩戴得既舒适,又可重复使用?通过她牵头的《高性能防护纺织品和口罩的研究及规模化开发》应急项目,很快开发出一种可过滤极细小的颗粒和病毒,不需静电处理的纤维。用这种纤维制成的滤芯膜十分轻薄,每平方米仅1-2克,过滤效率高、性能稳定,可循环使用。
实验用口罩。东华大学供图
该项目组与上海汉圃新材料公司合作,3月初以来,生产高性能口罩滤芯膜(Hyproof)15万米,定点供给口罩生产企业。上海巨臣婴童服饰有限公司采用该滤芯膜,生产销售高性能防护口罩300万只以上,直供几十家企事业单位,在复工复产关键时期提供了急需物资保障。
在“一罩难求”的非常时期,熔喷布引人瞩目。实验室副主任张耀鹏教授主持的《全生物质多级抗菌及病毒防护过滤材料开发》项目,通过工艺优化可获得直径和孔径达几微米级别的Lyocell熔喷无纺布。原料可再生、可生物降解、Lyocell工艺环保、亲肤性好等优点,让Lyocell熔喷膜完胜传统滤材。据了解,下一步项目将开发全生物基复合滤材,实现对细菌、病毒的多级防护。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病毒,让大众知晓如何“科学防护”尤为重要。非织造材料专家靳向煜教授在参与应急专项研发的同时,还参与了《民用卫生口罩》团体标准、《儿童口罩技术规范》的起草制定工作,撰写多篇科普文章,并出版专著《战疫之盾:带您走进个人防护非织造材料》。
全球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实验室先后向美国斯坦福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德国马普研究所等30余所合作院校、50余位密切合作的国际知名教授发去慰问信,介绍实验室应急专项情况,并为有需求的单位和专家寄去口罩及防护服等物资。
《山海舆地 路远情长 / Sky We Share, Together We Stand》慰问信。东华大学供图
朱美芳院士表示,这次疫情“大考”,让我们重新认识“平战结合”的意义,下一步要研发更加高效、广谱、安全、经济的抗菌抗病毒纺织物,搭建科教、产教、军民“三融合”的协同创新平台,建立材料设计与纤维成型先进制造全链条体系,以全面提升中国控制感染性疾病风险的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