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虽计划重启中美双边投资协定的谈判,但认为这并不是“当务之急”(toppriority)。6月6日,美国财政部长努钦(StevenMnuchin)在华盛顿举行的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年会上表示,只有当美国与中国在其他贸易问题上取得进展时,才会重启中美双边投资协定(下称BIT)谈判。
中美BIT谈判于2008年启动,期间经历20多轮谈判,已接近尾声,但未能在奥巴马任期结束前完成。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主要将精力放在如何提高美国对中国的出口,而非促进美国在中国的投资。在特朗普政府上任初期,始终未就BIT明确表态。当时,多位接受财新记者专访的学者表示,恢复中美BIT谈判的前景不甚乐观。
据《华尔街日报》6月6日报道,努钦表示,与中国达成BIT在特朗普政府的议程上,不是“最优先事项”。但特朗普政府希望,在一系列与市场准入相关的具体问题取得突破。例如,美国牛肉出口中国、中国引入美国生物技术,及能源产品方面的规定等问题。努钦说,在这些问题解决后,中美就可以转向双边投资协定的谈判。
努钦还在当日年会上表示,美国政府正考虑对外国投资的跨部门安全评估审查过程,进行技术性修改。但不会以此换取与中国更好的贸易条款。“基本上,我们想让CFIUS(美国外资委员会)继续承担国家安全评估的职能,而将经济问题分开处理”。
关于BIT达成的前景为何,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肖特(JeffreySchott)在3月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表示并不乐观。就谈判议题来看,他认为中国国企在美投资、知识产权等问题,均使继续推进BIT谈判更为困难。
“特朗普将会限制中国投资在美国的发展,尤其是国企。他也不大可能按中国此前在谈判中的要求,如修改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的投资评估程序。如果特朗普要继续谈判,也很可能要求中国在知识产权等问题上作出进一步让步。”
而即便达成协定,要使BIT在美国国会通过也比较困难。肖特表示,相比起自贸协定(FTA)只需要美国参众两院的简单多数通过,BIT的门槛更高,要求参议院要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参议员支持,才可以成为法案。“任何事情要获得超过三分之二的参议员支持都很困难”。
分析认为,BIT的“负面清单”模式如能付诸实践,或将倒逼中国国内改革,为中国投资者提供新选择,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稳定与成熟,加快企业国际化进程。
保尔森基金会主席、美国前财长亨利?保尔森曾对财新记者表示,中美BIT就算没有达成协定,或者是达成了协定但是在美国参议院无法通过,“我仍将这视为积极的进展,因为在协定的谈判过程中取得突破,将增加双方的信心以及更多跨境投资的可能。”
肖特说,中美两国仍然能够继续在BIT谈判中受益,但是,“若认为,能够达成BIT并交给参议院投票通过,则过于乐观。”
中美BIT从2008年启动,进行了20多轮谈判。2013年7月,双方开始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模式进行实质性谈判,这种模式,也是首次被运用到美国同外国商谈的双边投资协定中。
2015年6月,双方首次交换负面清单,并正式开启负面清单谈判,标志着谈判进入关键性阶段。
2015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美期间就曾将BIT作为重点议题。他在西雅图呼吁,中美两国完成双边投资协定,并指出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已有进步。
2016年6月,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S&ED)中,双方同意加快推进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并第二次交换了负面清单出价。时任美国财政部长雅各布.卢(JacobLew)当呼吁,BIT的谈判需要加速,现在是取得进展的最佳时机。考虑到美国大选换届,中美能够真正对话的时间并不多。但BIT还是未能在奥巴马任内谈判完成。2017年1月特朗普上台后,BIT谈判便告停滞。
(来源:财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