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之後,郝景芳小說《北京折疊》再獲雨果獎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訊】北京時間8月21日,第74屆雨果獎在美國坎薩斯城揭曉。繼2015年劉慈欣的《三體》之後,中國“80後”科幻作家郝景芳憑藉《北京折疊》再獲雨果獎。難得的是,在中短篇小說的競選單元,《北京折疊》力壓斯蒂芬·金的《訃告》摘得桂冠。

《北京折疊》是由《三體》的譯者劉宇昆翻譯並推薦的,郝景芳此前對雨果獎並沒有報太大希望,尤其在同組有大咖斯蒂芬·金的情況下,得獎的幾率不超過五分之一。“我倒不是說悲觀了,得獎當然也很高興了,如果得獎了,肯定就高高興興去領獎”。

郝景芳在獲獎感言中說:“對我來說,獲獎並不是完全意料之外。實際上,剛才我還在考慮自己去“雨果獎落選者”派對上的樣子。獲獎者派對,落選者派對,我都不知道自己更期待哪一個呢。科幻作家很喜歡把所有的可能性都考慮到,不管好壞,是幸運還是不幸。他們會討論採取什麼戰略應對外星人等等這樣的問題。基本上可以說,他們生活在無數平行宇宙之間。在《北京折疊》這部小說中,我提出了未來的一種可能性,面對著自動化、技術進步、失業、經濟停滯等各方面的問題。同時,我也提出了一種解決方案,有一些黑暗,顯然並非最好的結果,但也並非最壞的:人們沒有活活餓死,年輕人沒有被大批送上戰場,就像現實中經常發生的那樣。我個人不希望我的小說成真,我真誠地希望未來會更加光明。”

7月23日,郝景芳科幻作品讀者見面會在北京舉行,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等嘉賓出席。新華社記者羅曉光攝

郝景芳在之前的訪談中曾說過,高三時她看科學和哲學,看愛因斯坦寫的散文集,以及薛定諤寫的宇宙真實性和個人自我意識的關係的文章,她感覺就像被閃電擊中了一樣。“那時候我自己關注更大一點的問題,我關注宇宙、量子力學、人的自我意識,世界的真相假像;我也特別喜歡看哲學家們寫的關於人、自我、人類意識等這一類的書。”

郝景芳後來從清華大學物理系本科畢業,在清華的經管學院拿到了經濟學博士學位。據說她最終決心轉系,是想從經濟學中研究不平等的根源。

2013年她開始在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工作。郝景芳是從2006年開始寫一些科幻小說,後來又寫一些現實主義短篇小說。但她表示,對於“外界冠以我的‘學霸女神’等這樣的東西,我是不能信的,我一旦信了,我就會被營造出來的盒子囚禁,然後我會更加在意別人的感受,也就因而更加觸碰不到我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