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旬,一個巨大的路易威登牌“旅行箱空降莫斯科紅場,在俄羅斯各界引起爭議。《紐約時報》文章稱:“如果列寧現在活了過來,而不是躺在附近的墓裡氣得發抖的話,毫無疑問,他會被紅場上那個兩層樓高的複刻版路易威登行李箱驚呆。
這個巨大的豪華行李箱于本周竣工,距離克里姆林宮的圍牆只有幾步之遙,準備用來舉辦一場慈善展覽,陳列這家巴黎設計公司的箱包。甫一完工,它就在社交網路上遭到冷嘲熱諷,被國家杜馬譴責,而批准這個臨時展覽的緊靠紅場的奢侈品百貨商店GUM也跟它撇清了關係。
27日,俄新社說,這個高9米、長30米的旅行箱造型建築物(如圖)被克里姆林宮俄羅斯總統辦公廳下令拆除。俄新社稱“旅行箱被拆的原因,是因為它建造時“未和總統辦公廳商議。
《紐約時報》報導說,紅場上不僅有列寧墓,而且慶祝蘇聯在二戰中戰勝德國的年度閱兵儀式也在這裡舉行。儘管法律禁止紅場上出現任何“有損歷史原貌的東西,但是近年來,這裡已經舉辦過音樂會、越野摩托車特技表演,出現過一個商業溜冰場,以及迪奧的巨型金屬展館。
“在紅場上發生任何事情都是不可接受的,60歲的塔季揚娜•費度索娃說。她穿著豔紅色的冬衣,當時正在午休,說話的時候仰頭凝視著那棟建築。“這是一個神聖的地方。我們以前的領袖就葬在這裡。我覺得,有個溜冰場已經不太好了,現在這個實在是太過分了。“
國外商業品牌是否適合在一個國家的特殊場所展出?法國《費加羅報》說,紅場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建築物。《華爾街日報》報導說,這個巨型手提箱令俄羅斯政界人士紛紛反對在這樣一個“神之地附近建造一個象徵資產階級窮奢極侈之風的建築。俄共中央委員會成員奧布霍夫說,對俄羅斯政府來說,這是一個“神的地方,有些象徵物是無法輕視或貶低的。
法國《世界報》報導稱,這已不是路易威登第一次製作與俄羅斯有關的爭議廣告。2007年8月,前蘇聯總統戈巴契夫曾代言路易威登皮包廣告,廣告中戈巴契夫坐在一輛名車之中,身著一襲黑色的大衣神情凝重,身旁放著一個LV皮包,望著車窗外的柏林牆緩緩而去。
可是現如今,人們對莫斯科公共場所的美化特別關注,而且社交網路迅速聚集了大量批評和PS處理過的圖片——比如列寧墓被惡搞成路易威登包的樣式——公眾的嘲笑迅速引起了官方的威脅。
對於展館是否會被拆除,路易威登公司週三晚上沒有作出回應。
莫斯科紅場上的路易威登牌“旅行箱。
中國:商業文明與文化自尊
無獨有偶,在中國也發生過外國商業品牌進駐國家具有特殊意義的場所事件。自2000年9月星巴克在故宮開業以來,就一直遭到質疑。2005年下半年,星巴克開始悄悄摘掉懸掛在店外的綠色標識,後來連“咖啡的字樣都沒了。2007年,星巴克在爭議中退出故宮。
中國為此爭論過歷史遺產的商業化問題。《紐約時報》稱,“星巴克咖啡進駐紫禁城是全球化的極端表現,走大眾市場路線的美國咖啡文化,進駐到全中國最神聖的歷史遺跡中。
很多中國人認為星巴克是“美國並不高級的飲食文化的載體和象徵,星巴克在故宮開店被認定一種“文化侵略,侵蝕了中國傳統文化。儘管時任星巴克全球總裁的吉姆當諾回應:“星巴克在故宮開分店,是抱著對紫禁城文化歷史傳統的尊重和高度敏感。
當時兩種聲音爭論激烈。一些人認為,“星巴克是美國消費主義精神的代表符號,更多的是與小資、時尚聯繫在一起,不能與暮鼓晨鐘、蒼涼威嚴的紫禁城“和諧地搭配。而另一些人認為,星巴克開進故宮根本不存在什麼糟蹋中國文化之嫌,而更像是一場“資本及其背後的文化形態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對話。星巴克之於故宮,是“消費主義進入傳統文化內核的象徵;故宮之于星巴克,則是打開傳統文化的大門,以開放姿態迎接商業文明的隱喻。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則稱,“圍繞星巴克開在紫禁城而發生的爭論突顯出,外企面臨著觸犯中國民族主義情緒的風險。 《金融時報》評論還說:“不太清楚為何星巴克目前引發眾多線民的憤怒。要知道,美國信用卡公司美國運通通過贊助故宮的指示牌,其品牌在故宮裡出現得更多。
著名媒體人許知遠當時在《金融時報》上發表評論說:“故宮中的星巴克與其說是跨國資本對本地不尊重,不如說是中國自身過度商業化的結果。在中國公眾的這種情緒背後,則是我們對自身的深深不滿,我們對自己的破壞比任何外來者都多,但是我們又不敢於面對這一切,而試圖尋找一個明確的替罪羊。而在另一方面,這個簡單的爭吵蘊涵的莫名其妙的義憤,那種對民族自尊的過分敏感,則同樣是對自己現狀的深深失望——我們為何還未贏得足夠的尊敬。
當年紫禁城內的星巴克咖啡。
** 看世界:當傳統文化遇上外來文化**
** 印度:傳統文化的抵觸**
在咖啡市場飛速增長的印度,星巴克幾經周折。
印度和中國的文化差不多,自己的文化也非常保守,不願意被別國同化,也不太接受外來文化。不過,新一代印度人很多都在歐美等西方國家受過教育,他們比較能接受西方文化。也許老一代人還喜歡喝印度拉茶,新一代印度人卻喜歡喝咖啡,認同美國文化的也不在少數。
早在2005年,星巴克與印度本土企業未來集團籌建了合資公司,準備將星巴克的連鎖門店拓展到印度國內市場。不料,因為協議書一再出現問題而擱置。星巴克公開批評印度的監管充滿官僚主義、完全缺乏透明度,表示在一段時間內都不會再考慮進入印度市場。
而隨著中產階層以及年輕消費群的崛起,印度每年的咖啡零售達1.5億美元,並且以年均30%的擴容速度在增長。到了2007年,星巴克又想進印度市場了。他們借道印度本土的一個大型影院網路曲線試水,效果甚微。2010年歲末,星巴克宣佈重啟拓展印度市場計畫。
2012年10月19日,星巴克在印度開了第一家分店。隨後的10天裡,孟買市中心一座古老的殖民地時期建築外,等待進入星巴克的人們流著汗排著隊,最多的時候有50人之多。
法國:固執的文化戰爭
咖啡在17世紀傳入歐洲,對於大部分歐洲人來說,咖啡館不僅是喝咖啡的地方,更是擺脫生活沉悶的避難所。每個咖啡館都有自己固定的支持者,通常他們都會在固定的時間裡拿著報紙來這裡小啜一杯,消磨掉幾小時的光陰。在歐洲,大部分人很固執,很多城市都禁止星巴克連鎖店在市內開設分店。
歐洲人的固執體現在很多方面。比如,當番茄第一次從美洲傳進歐洲的時候,歐洲人不吃,認為有毒。據說是一個人不相信這東西有毒,寫好遺囑後試著吃下一個,結果沒事,於是番茄才作為食物在歐洲流行起來。當土豆來到歐洲的時候也遭遇同樣的事。另外,漢堡進了法國之後,法國餐館用上好的牛肉做漢堡,像做精緻的法國菜那樣做漢堡套餐,結果居然賣出四十幾美金一個的高級漢堡,讓廉價的美國漢堡連鎖店顏面盡失。
有了這樣的歷史背景,可以想像,星巴克進歐洲多麼難。在歐洲,星巴克被歐洲人通常視為令人毛骨悚然的“美國化的象徵。在巴黎幾乎看不到星巴克,僅有的幾家生意也一般。而市中心的幾家特色咖啡店卻是終日爆滿,已經成了外國遊客必到之地。
當星巴克終於衝破層層阻力,出現在巴士底歌劇院大街上的時候,儘管法國媒體對此嗤之以鼻,法國的年輕人卻很激動,因為他們終於可以光顧他們所喜歡的美國電視連續劇《老友記》中那樣的咖啡館了。事實上,對年輕人來說,這是一種罕見的異國情調,遠比普通的法國咖啡館令人激動。
但對於相當一部分法國人來說,這種全世界7000家星巴克咖啡店都按照同一個配方調製的咖啡,即使他們稱作手工製作的飲料,也永遠都無法代替街角的咖啡館或巴黎特有的小杯咖啡。對於另一些法國人來說,這家大型的美國咖啡連鎖店,可以出現在法國街頭,但是絕對不可能把傳統的家庭經營的小咖啡館擠垮,因為他們需要那些有著本民族文化特色的小咖啡館繼續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