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所用的陶瓷锅,摄于实验全部完成后,可见锅内壁上的烹饪残留。(自然科研 供图) Jillian Swift 摄
中新网北京8月29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开放获取学术期刊《科学报告》最新发表的一篇考古学研究论文称,通过分析陶瓷炊具的三种成分记录——烧焦的残渣、内壁的残留以及锅壁中吸收的脂肪,或能帮助考古学家揭示古代文明使用的烹饪技术的具体时间线。
由该论文3位共同通讯作者、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梅兰妮·米勒(Melanie Miller)、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海伦·惠尔顿(Helen Whelton)、美国欧胡岛毕夏普博物馆吉莉安·斯威夫特(Jillian Swift)领衔,一支由7名考古学家组成的团队在一年的时间里,每周一次在未上釉的陶瓷锅中反复烹饪同一批食材,然后改变食谱进行最后一次烹饪,借此研究锅内剩下的残留究竟是代表了最后一顿伙食,还是代表了容器在整个使用时间里全部烹饪事件的总和。食谱中使用了小麦、玉米和鹿肉等食材。
研究中所用的陶瓷锅当中的一个。(自然科研 供图) Jillian Swift 摄
陶瓷锅中的残留来自烹饪食材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对这些残留的碳氮同位素值进行化学分析,显示每个容器中剩下的烧焦食物残渣代表了最后一次烹饪的食材,并会随每次烹调发生改变。容器内壁形成的一层薄薄的残留物在烹调时最直接接触食物,这层残留的化学组成代表了之前几次的烹饪食材,但最接近最后一次烹饪。
研究团队的进一步分析还显示,在多次烹饪事件后,脂肪会被陶瓷锅壁吸收,这些脂肪不会直接被新食材取代,而是随时间流逝被缓慢取代,代表了容器使用过程中烹调过的各种食材的混合。
论文作者认为,对三种残留的分析揭示了陶瓷炊具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烹饪事件,或能让考古学家更好地理解古代文明所使用的不同资源,并评估用来备餐的陶器的寿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