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美食家胡珠。 亞太日報記者郭啟晨攝。
【亞太日報記者 李雅潔】說起滿漢全席,人們腦海中出現的大抵是清宮劇裡慈禧太后隆重的晚宴,食材刁鑽殘忍,吃足三日三夜,長衫馬褂,鳳仙旗袍,價格昂貴,非平民百姓所常見。
香港卻有一位美食家——胡珠,在他幾十年的餐飲生涯中,致力恢復並推廣中式菜的精髓,不僅將“滿漢全席”這一王公貴族菜帶入尋常百姓家,也嘗試將中國的傳統美食文化遠播國際。
“滿漢專家”眼中的美食精髓
在餐飲界摸爬滾打了五十餘年的胡珠,于六十年代丶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分別在香港操辦了數次“滿漢全席”,是香港數得上的“滿漢專家”之一。他認為,“滿漢全席”分南北派,北方派及嶺南派的細膩廚風,而未經歷過文革的香港才保存著最完整的“滿漢精髓”。
胡珠曾參與恢復重新製作滿漢全席。 資料圖片。
在胡珠眼裡,“滿漢全席”不僅僅是吃的講究,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徵。2015年8月14日,胡珠操辦了一場隆重的滿漢全席宴請抗戰老兵。“我是搞餐飲的,滿漢全席是我能想到最高規格致敬先烈,慶祝抗戰勝利的方式。”他眼裡閃著光,激動地反復強調說,“七十年前日本投降,我心裡高興,我們就是要滿漢一家,天下大同!”
“滿漢全席”,原為滿清宮廷盛宴,上菜起碼一百零八種,菜式有鹹有甜,葷素搭配,取材廣泛,用料精細,山珍海味無所不包。自香港開埠以來,數家酒樓都曾舉辦過滿漢全席,尤以1977年國賓酒樓一席開十萬港元高價者最為轟動。十五磅重的老熊掌丶昆侖網鮑丶鱘龍魚腸及象拔等均現于餐桌,成為飲食史上的盛事。
懂行的吃貨才是好廚子
“幹一行,愛一行”是很多手藝人的行業標準,胡珠在香港美食界闖出名堂,幾十年來越戰越勇,則完全靠的是“愛一行,幹一行”。
胡珠接受亞太日報記者專訪。亞太日報記者郭啟晨攝。
胡珠出身飲食世家,祖父輩做酒樓,父輩做海味,從小耳濡目染。小時候家裡地方小,他便去海味店一邊幫忙看店一邊寫作業;又因為娛樂項目少便經常跟隨父親去麻將場搓麻,去茶樓喝茶,“期間碰上的叔叔阿姨總是給我很多吃的,我越吃越開心。”在這些日日與人和食物接觸的過程中,胡珠嘗到了不同派系,以不同方式料理的食物,對“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一腳踏入美食行業,半個世紀都熱情不減。
因為愛吃,所以懂吃,胡珠想與其他人分享“吃”所帶來的愉悅和其間的養生之道,也因此醞釀出後來的香港美食節和正在籌劃中的香港養生村。
餐飲為媒 以食會友
胡珠多年來主張將中式餐飲文化帶出國門。他認為,提升了餐飲行業的地位,才能吸引更多年輕人入行,令博大精深的傳統飲食文化得以傳承下去。
香港美食家胡珠。 亞太日報記者郭啟晨攝。
1979年,乘著改革開放春風,胡珠邁進內地餐飲業,將新光酒樓開進青島、昆明等內地城市;八十年代又走出國門,在加拿大多倫多等地開設新光酒樓,並將中國酒樓、庭園及“中國城”等餐飲文化打進北美,其後又在香港創立了國際餐飲聯合總會,為餐飲界人士提供交流平臺。
古時張騫出使西域,鄭和七下西洋,這兩位歷史上的文化交流界領軍人物被胡珠視為偶像,“我也想跟他們一樣,做排頭兵,用飲食交流結交更多朋友。”
《老港滋味》總編輯陳植漢(左)與國際餐飲聯合總會創會會長胡珠共同推介新書。 亞太日報記者 許江山攝。
2000年,胡珠獲香港特區政府頒授銅紫荊星章,以表揚他在飲食業的貢獻,成為業內首位銅紫荊勳賢。胡珠說:“香港‘美食天堂’這美譽是業內人士多年來辛苦經營而得來的,我們要珍惜。這個地位雖然不會輕易被剝奪,但也需要我們費一番心思去傳承。”
胡珠與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 資料圖片。
2014年6月,聯合國公務員表彰日舉行授勳典禮,胡珠為出席儀式的193個國家使節烹煮粵菜,將傳統香港菜搬到了聯合國的午宴上。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為答謝策劃該次午餐會的胡珠,特別安排15分鐘與胡珠會面,肯定了他對傳播中式菜的努力,並授予其“美食大使”稱號。
應對人口老齡化從吃開始
作為誕生於香港嬰兒潮時期的一員,胡珠對老年人的健康和養生問題尤為關注。
“人年紀大了身體有很多毛病,有些是可以避免的,只要吃對了就不會有問題。”
目前,他正在著手建立一個“養老村”,教老年人怎麼吃,怎麼活動,怎麼曬太陽。“重要的不是病了吃啥藥,而是沒病的時候怎麼吃讓自己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