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书主题是现代异性恋关系的破坏性一面,在先期的研究里,我接触到了医生和性学家们撰写的一系列有关求偶与婚姻的论著。其间的研究发现彻底改变了我对异性恋文化何以保留了如此多的暴力与不平等元素这一问题的认识。
几乎所有早期的夫妻自助类书籍都出自优生学运动支持者之手,这一表面上具有科学色彩的规划旨在鼓励白人中产阶级的再生产,同时打压或阻碍有色人种和贫穷人口的增长。
这些早期的婚姻手册表明,在美国给何谓健康的异性恋婚姻下定义的企图,实质上是白人至上主义之一种,服务于白人家庭的振兴。随着婚姻咨询行业在20世纪的兴起,早期手册中的某些关键预设不仅更加深入人心,甚至还影响到了以黑人家庭为受众的婚姻咨询。
远非天作之合
在20世纪初,不少知名的优生学家都对婚姻的现状高度关切。白人女性因受到丈夫家暴的恐吓,性生活兴趣降低,婚姻日益呈现出两败俱伤的态势。
在这些优生学家看来,此现象阻碍了人类基因池里最优秀部分的增殖。鉴于此,在优生出版公司(Eugenics Publishing Company)的支持下,他们开始向白人读者传授有助于确保婚姻之友善与和谐的种种小技巧。
这些文本对于20世纪早期的婚姻有若干共同预设。女性对男性不应有轻松愉悦或出自本能的冲动,男性也不应在意女性的情感或身体福祉。唯有一点是几乎所有性学家都同意的:女性需要理解,男性天生就倾向于攻击性,在性方面也是自私的,在这方面女性应该多将就一下丈夫。
20世纪早期的性学家威廉·罗宾逊(William Robinson)就希望他的婚姻建议手册能够化解异性恋夫妻之间的“反感”“深仇大恨”以及“伤害和报复欲”。英国优生学家玛丽·斯托普斯(Marie Stopes)长篇大论探讨了大部分新娘在见到新郎的裸体后何以会有厌恶感,乃至于在“新婚之夜”因男方暴力而“自杀或精神失常”。优生学作家哈兰德·威廉·朗(Harland William Long)也持有类似观点,且发现“许多新婚夫妻毁掉了后半辈子过上幸福生活的可能性”,理由在于“绝大多数新娘事实上在婚后生活的开端上经历了一场强奸”。
名噪一时的哈夫洛克·埃利斯医师,曾任优生学学会主席。图片来源:Hulton Deutsch via Getty Images
英国性学家、优生学家哈夫洛克·埃利斯(Havelock Ellis)主张,这种暴力是自然的,并解释称,“(丈夫)在透过使女性痛苦来展现其对女性的权势这一过程中,能产生一定的快感。”但埃利斯也认为“男性施加的痛苦或施虐欲乃是其爱意的真实组成部分”,只要训练得当,男性就能更温和地表达这种“爱”,减轻“反感和被动性”,且后两者被视为女性性经验的正常一环。
优生学家对白人男性经常强奸白人女性这一点心知肚明,但同一时期里,黑人男青年却屡屡因所谓强奸白人女性的错误指控而被吊死,这着实令人震惊。
但优生学家却认为,白人男性强奸女性不算犯罪,那是一种男性的内在冲动,他们天生就有压迫人的需要。当然,他们也并没有鼓吹要吊死这些男性,只要教育和卫生条件到位就行。在性学家眼里,幸福婚姻的秘诀是香皂、香水、美妆和紧身衣。他们的逻辑大概是这样的:如果女性和男性都是香喷喷的,那男性就不用强迫妻子与自己过性生活了。
旧观念积重难返
这些出自优生学家之手的早期自助类书籍里的某些核心论点——与男性不和且对其缺乏尊重,依旧存在于现代的婚姻咨询中。20世纪后期,随着自助产业的兴起,婚姻咨询的重心从男女令人厌恶的身体转移到了性格不合上。
婚姻咨询师约翰·格雷(John Gray)的《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卖出了5000余万册,是1990年代销量最好的非虚构类书籍。该书的核心信息是,男女之间并没有天生的喜爱或者尊敬,双方需要学会接受和顺应彼此的性别差异,以维护良好关系。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是1990年代里卖得最好的书。图片来源:Lisa Lake via Getty Images
这些自助类书籍的中心思想现在又被推销给了黑人直男读者。例如,史蒂夫·哈维(Steve Harvey)的《像女人一样行动,像男人一样思考》( Act Like a Lady, Think Like a Man )有着300万册的销量,被《纽约时报》评为2009年销量最佳,它将许多经过精心装点的婚姻隐喻重新打包推销给黑人女性读者。哈维在书中提出,男女从根本上讲就是不投契的,异性恋夫妇应努力增强自己对对方的吸引力,黑人女性应接纳男方的局限性,这对黑人家庭和社群都有好处。
哈维表示,男性“即便没有帝王一般的做派,也会有自己是帝王的感觉”。他还补充说男性“需要女性给予他这种感觉”,才能“得到足够的力量来正确地对待女性和家庭”。在哈维看来,鉴于黑人男性受到了反黑人种族主义的压迫,他们在家庭以及关系中就必须享受帝王一般的待遇。
这一切自然是掩盖了黑人女性对反黑人种族主义者的体验,以及它与黑人女性所经历的特殊形式的厌女倾向相结合的多种方式——即黑人酷儿女性主义者莫雅·贝利(Moya Bailey)所称的“厌黑女症(misogynoir, 为莫雅·贝利的发明,结合了英文的厌女症misogyny与法文的黑色noir这两个词——译注 )”。
有关酷儿群体的艰难处境,论著已经汗牛充栋。我们大多数人对酷儿的痛苦都是很熟悉的。但我们却倾向于忽略异性恋文化的悲惨一面,哪怕已经铁证如山。过去和现在的自助类书籍皆有对这些痛苦的解释,并且也还算坦诚,或者用我的话说叫“异性恋修补产业”。这类面向异性恋夫妻的婚姻咨询书籍传达出了一条异常清晰的信息:现代异性恋的出炉充满曲折,它无可否认地受到了白人至上主义与厌女症的交叉形塑。
(作者Jane Ward系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性别与性研究教授)
(翻译:林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