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监管紧急叫停的融券业务正在逐步恢复,而春节后开市暂停融券业务,也一度被视为重要的股市护航举动。券业另一举动,却也十足吸睛,即近一两天有券商密集调整融券业务规则,其中有降低部分两融标的的维保比例、调高折算率等。
值得注意的是,本周多家券商已经恢复融券业务,但与春节后开市后的非正式暂停融券业务一样,对于融券业务的恢复,也较少有券商正式发布通知。
融券业务恢复之际,融券余额有所提升。据财联社记者统计,本周以来,融券余额上升态势明显,仅三日融券余额便由上周五的85亿突破至本周三的近114亿,已大体回归至春节前两个交易日规模。
券商逐步恢复融券业务
2月13日午间,记者了解到,红塔证券对投资者发布了一条关于恢复融券业务的通知。通知称,公司于2020年2月3日发布了《暂停融券业务的公告》,现结合疫情及市场情况,公司审慎评估后决定于2020年2月14日起恢复融券业务。
与红塔证券不同,财联社记者发现大部分券商并没有对客户公开告知融券恢复信息。“(暂停融券)之前是监管指导性要求,没有明文,因而在恢复这个动作上,也同样没有明确的文件发布。”北京一上市券商相关业务负责人这样解释。
华东一家大型上市券商对记者称,春节后开市,公司没有对外公告暂停融券,但在券源头寸上做了调整(不对客户放券),但也只调整了几天,目前已根据安排续作了。
可以明确的是,融券业务确实在逐渐恢复。多家券商普遍表示,本周特别是2月12日以来,融券业务已经渐次恢复,但业务体量一直较小。
至于是否控制融券业务新增规模,有华南证券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没有收到类似通知,市场融券规模本来也不大。”
此前2月2日晚,财联社记者曾报道,已有多家券商接到了证监会关于自2月3日起暂停融卖出业务的通知。通知称,自2月3日起公司所有两融客户暂停新的融券卖出交易,但此前已存续的融券卖出仓单不强制归还。客户暂停融券卖出期间的专项融券源费用可以适当协商减免。
多家券商调整融券业务规则
业内人士指出,融券业务规则的调整有三种动作值得多加关注,包括调整维保比例,调整折算率,以及券源的调进调出。财联社记者了解到,多家券商近期做出了两融业务规则的调整。
2月13日,广发证券的业务公告中显示,有11只标的被纳入了业务调整范围,包括融资保证金、担保折算率、纳入担保证券范围等变动。其中包括将多只标的的维保比例调低,同时将折算率调高。
同在2月13日,国信证券针对一些可能含有退市、暂停交易等重大风险的业务情况追加规定。此外,由于合同变更,2月15日起两融客户需重新签订新版合同。
兴业证券2月12日的业务通知显示,将6只标的调出了融券范围。
春节后两融余额稳步增长,已回升至节前水平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自2月2日晚融券业务被监管紧急叫停后,鼠年首周融券余额维持在84亿左右,较春节前下降超过10亿元,当周融券余额增幅不超过3亿。
但本周以来,融券余额上升态势明显,仅三日融券余额便由上周五的85亿突破至近114亿(截至2月12日收盘,为113.72亿),已大体回归至春节前两个交易日规模。
个股方面,从春节后融券余额变化来看,振华科技、光环新网、宝信软件、中国中冶、南威软件、章源钨业、盛屯矿业、福田汽车、胜利精密、创业慧康、湖北广电等11只个股融余额增长变化超20倍,其中振华科技、光环新网、宝信软件变化幅度排名前三,分别为8643.33%、7235.98%和6225.33%。
春节后融券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上,江苏北人、东方生物、微芯生物、映翰通、广大特材、赛特新材和龙软科技超3%,最高为江苏北人,达4.38%。
融资余额方面,春节后的首个交易日,两市融资余额大幅减少113.82亿元,随后便稳步增长,截至2月12日收盘,达到10372.58亿元,鼠年交易日融资余额累计增幅超217亿元。
综合来看,自2月4日起,两融数据逐步回升,至12日两融余额为10486.29亿元,增加263亿元,已经回升至节前水平。
两融数据活跃离不开政策的支持。
在两融政策上,监管去年便已放宽。2019年8月9日,沪深交易所修订《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将融资融券标的股票数量由950只扩大至1600只。
此外,2019年6月份证监会出台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指引(试行)》,给融券业务带来了活水。
市场人士称,公募对转融通的参与意愿较为积极,且随着市场的平稳运行,转融通业务也开始逐渐活跃。该人士指出,公募参与转融通有利于提升市场估值转换效率,对于市场倡导价值投资理念是一个很好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