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的夢者——對話中國當代畫家阿海

亞太日報

text

藝術家阿海在香港Lucie Chang Fine Arts接受亞太日報記者專訪。亞太日報記者許江山攝

【亞太日報訊】(記者周雪婷 許江山)在熙熙攘攘的香港上環,穿過一條幽靜的小巷,轉角處是一家名為Lucie Chang Fine Arts的藝術空間。當代畫家阿海在這裡呈現他《清醒的夢者》個人作品展。這是阿海第二次來香港辦個人作品展。2014年11月,阿海在保利藝術空間舉辦了他在香港的第一次作品展,他帶來的30幅作品被搶購一空。“因為香港人民喜歡我,所以我又來了。”阿海笑著說。

一身便裝,笑容燦爛的阿海平和而謙遜,不會給人距離感。在他舉辦香港畫展期間,阿海接受亞太日報記者專訪,暢談了他對自己作品和當代藝術的理解。

用畫講故事的人

阿海出生於1963年,南京人,當代畫家、藝術家,現居北京。與傳統的工筆畫不同,阿海的作品風格介乎于古典和現代之間,糅合了工筆畫和寫意畫的特色,並在背景中加入了油畫的元素。

阿海2015年展出作品:紙本水墨《相生》。

阿海2015年展出作品:紙本水墨《玄鑒》。

阿海評價自己的作品說:“我的畫在給觀眾講一個夢一樣的故事,畫中沒有邏輯可言。觀眾可能從中看到曖昧和疑問,甚至是矛盾和錯誤。可能他們永遠都看不懂,但這不才是一個好故事嗎?”

阿海2015年展出作品:紙本水墨《故壘》。

阿海2015年展出作品:紙本水墨《立夏》。

作家蘇童這樣形容阿海的畫,他說:“我們從仿古的寧靜內斂的底色裡,看見那個透明的躁動的夢遊者,他無所不在。他總在水中漂浮,模糊的面孔上,只有眼睛是清晰的,這雙清晰的眼睛,以明亮反射絕望,使縹緲的世界暗含垂死或崩潰的意味,而夢游者的旅伴,周圍的那些馬、鵝與花朵都顯得陰鬱可疑,懷著秘密的心事。”

阿海2015年展出作品:紙本水墨《葳蕤》。

阿海2014年展出作品:紙本水墨《雙鳧》。

阿海說:“我希望觀眾在看我的畫的時候,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理解。即使是同一個人,他每天都可以從中獲得不同的感悟。”

我的藝術狀態是在不斷生長的

阿海對“正確”有一種天生的排斥。他說:“我不喜歡‘正確’這個概念。因為凡是正確的,就一定是出現過的,而我喜歡創造另外一種可能。”

阿海的藝術生涯也的確在不斷地改變和突破。十幾年的時間,他放棄了多年研習的寫意水墨,開始轉向工筆畫。從寫意到工筆,阿海將他的思想滲入畫中。重意境、重格調、重學養等“文人畫”的傾向在阿海畫中蕩然無存,山石、花鳥等常現於工筆畫中的形象也變得與眾不同,阿海用他的精神賦予了它們個性。

阿海用“生長”來形容自己的藝術狀態。他說:“藝術創作有無限的可能性,我們要不斷的實驗,不斷突破,才能不斷生長。只有走過一遍,你才知道哪個是你的優點,你才能把發揮出來,把缺點隱藏起來。”

中國應該確立自己的當代藝術

藝術家的創作離不開自己所處的時代和環境。談及當代藝術,阿海認為:當代藝術最關鍵的兩個因素是“實驗性”和“創造性”。好的當代藝術一定不會迎合市場,而要有自己獨立的個性。

對於中國的當代藝術,阿海說:“與西方的藝術作品不同,中國藝術在歷史發展過程中自有脈絡。在現當代,我們應該建立自己的、區別於西方的評判標準,才有可能形成屬於中國的當代藝術。”

阿海還希望在中國做藝術的年輕人可以放慢成長速度。現在,阿海看到很多學藝術的年輕人可以很成熟地模仿一些繪畫風格時,他都覺得可惜,“因為這些年輕人都還沒找到自己,就定性了。而我想,只有當他們無數次實驗後,慢慢找到自己,才能創造自己的風格。”阿海說。

現在的阿海保持著輕鬆自由的狀態,他以藝術工作者自居,他說:“我在努力做好自己分內的事。至於未來怎麼樣,也不去期許。”當記者問及他的狀態是清醒還是在夢中時,阿海回答說:“我想成為一個一直做夢的人,可惜我一直很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