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里气候大会半程盘点:三个“没有”致谈判进展不顺

text

“这次气候大会,跟往常的气候大会一样,也是充满了博弈,有些谈判议题的进展也很激烈。”马德里当地时间7日,中国代表团召开通气会,中国代表团副秘书长、生态环境部气候司副司长陆新明透露,谈判时间过半,但谈判任务可能并不如想象中进展顺利。

第二十五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12月2日至13日在马德里举行,大会半程已过,谈判仍陷胶着,各个关键议题的细节讨论进入“深水区”。

2020年前行动力度盘点没有走上正轨。

盘点梳理2020年前发达国家在减排力度、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等方面的差距,是发展中国家在此次气候大会上的重点关注内容。

据中国生态环境部气候司相关人士透露,大会对于2020年前行动力度的盘点安排分两个阶段,一个是技术阶段,目前已结束,另一个是高级别阶段,在第二周将展开。但就目前大会盘点活动的组织形式来看并没有起到实质效果,其偏离了2020年前盘点应具备的内容。

在此情况下,立场相近的众多发展中国家已提交联合提案,要求主席国就本届气候大会如何盘点和处理2020年前缺口问题展开磋商,发展中国家将对此议题继续保持压力并持续跟进。

长期气候资金安排没有实现。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多边承诺固然重要,但没有资金支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实际行动就无法开展。

中国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项目官员黄悦秋指出,目前在公约项下对长期资金的支持并没有做一个时间安排,且发达国家缺乏对全球气候变化行动在资金支持上的政治愿景。

从目前情况来看,发达国家认为从2020年后可重新界定长期资金的起点,但其连2020年前的资金承诺目标都尚未完成。

“长期资金的节点年份只是一个时间点,并不是一个终点。”黄悦秋表示,关于2020年至2025年的长期资金规划,在本次大会上务必要对其清晰时间表和路线图有所描述。

市场机制谈判没有进展。

在去年卡托维兹气候大会上,《巴黎协定》相关的市场机制谈判就没有成功。“现在看来,这个困难的问题跟过去是差不多的。”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段茂盛如是说。

按照计划,马德里当地时间7日12时30分就应形成对于市场机制的第二版案文,但在通气会召开前,第二版案文仍未出炉,晚于原本预计的时间。段茂盛直言:“留给谈判代表的时间已经很少”。

有观点认为,市场机制的谈判目前没有进展,需要拖到第二周高级别磋商的中后期解决,而全球市场机制的建立需要考虑环境的整体性,避免产出环境漏洞。

谈判如何能在第二周取得突破,使得马德里气候大会拿出实质性成果?

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孙劲称,在目前《巴黎协定》实施细则尚未完全确定且还未开始实施的情况下,一些国家单纯强调各国应提高减排标准,其实是无视经过多轮谈判、基于各国实际发展情况而确定的目标,这种片面做法不利于各国达成共识。

他呼吁,各个谈判集团必须要尊重此前经过多年努力达成的原则和承诺,本着建设性和包容性的原则相向而行,以推动此次大会取得积极成果。

(来源: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