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深处贫困村:规模种养殖助苦寒之地斩千年“穷根”

中国新闻网

text

12日,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下石勒村村支书杜继英告诉记者,这里通过发展肉牛、蛋鸡、蔬菜等规模种养殖,斩断了千年“穷根”。 任帅 摄

中新网晋中11月12日电 题:太行深处贫困村:规模种养殖助苦寒之地斩“穷根”

作者 李庭耀 程慧

“我们村在太行山腹地,是一片苦寒之地。2014年建档立卡时,人均年收入不足2500元,638名村民中有511人是贫困户。”12日,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下石勒村村支书杜继英告诉记者,这里通过发展肉牛、蛋鸡、蔬菜等规模种养殖,斩断了千年“穷根”。

曾经的下石勒村“地上无产业、地下无资源”,村民世代靠种玉米维生,饱受贫困困扰,外村女子不愿意嫁进去,年轻人也大都选择外出打工。

“一个村没有产业,村民就只能受穷,或者外出打工。”杜继英深知发展产业的重要性。2012年,他成立合作社,流转土地,带领村民发展种植;2013年,几个年轻人回村成立合作社,发展肉牛养殖;2014年,杜继英从外地引回双孢菇种植项目;2015年,村集体开始发展蔬菜种植。

在规模种养殖的带动下,下石勒村于2016年实现整村脱贫,那一年,村集体账上有了50万元盈余资金。 任帅 摄

杜继英介绍,在规模种养殖的带动下,下石勒村于2016年实现整村脱贫,那一年,村集体账上有了50万元盈余资金。

脱贫后的下石勒村人没有松劲,通过引进项目、成立新的合作社等,继续在发展产业上下功夫。如今的下石勒村养殖肉牛200余头、蛋鸡13000余只,还有年出栏120万只的肉鸡养殖合作社。此外,下石勒村还有大葱300亩、荞麦700亩、双孢菇2万平方米,以及30座蔬菜拱棚和8座地窖式日光温室蔬菜大棚。

“我们村的日子红红火火,现在有6个合作社、1个塑料包装袋加工厂,每个村民都能在家门口挣钱,用工高峰时还得在邻村招人。”杜继英说,下石勒村人均年收入已过万元,很多在外打工的村民陆续返乡。

如今,下石勒村有6个合作社、1个塑料包装袋加工厂,每个村民都能在家门口挣钱,用工高峰时还得在邻村招人。 任帅 摄

46岁的马爱明曾是下石勒村的大龄“光棍”。以前,他和大多数同村人一样,外出打工增加收入,婚事也被耽误。几年前,看到家乡的发展,马爱明返乡,加入村里的建筑施工队,闲时在合作社打工,加上土地流转收入,每年能挣3万余元。他认识了从其它村到下石勒村打工的温丽芳,两人互生情愫,并于去年年底结婚。

70岁的下石勒村村民韩艳梅也能在农闲时找到活干,“地里的、棚里的、厂里的,我手里也有了一些积蓄”。

“规模种养殖斩断了‘穷根’,产业发展也让我们在乡村振兴中后劲更足,更有信心。”杜继英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