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内蒙古扶贫硕果 骁“蒙”战马奔小康

央视网

text

** 【文化扶贫在行动:内蒙古篇】“数说”内蒙古扶贫硕果 骁“蒙”战马奔小康**

央视网消息: 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大美内蒙古,策马攻坚。

从收入到教育,从环境到出行,从医疗到住房,万象更新的内蒙古展现着从改革攻坚到决胜小康的坚实步履。

在脱贫攻坚战中,文化既能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又是转变思路的突破口、促进发展的“加油站”。内蒙古自治区统筹运用部门职能和行业资源,结合文化和旅游工作实际,重点从文化扶贫、旅游扶贫、京蒙协作、定点帮扶等方面,积极推动全区文化和旅游扶贫工作。

全面小康倒计时在即,辽阔壮美的自然风光、瑰丽绚烂的文化历史、热情好客的草原儿女,一鼓作气,奋力跑好全面小康“最后一公里”,打造祖国北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七年磨一剑 文化扶贫助力攻坚成绩

党的十九大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深入贯彻“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精神,破解脱贫攻坚进程中的深层矛盾与问题。在落实“两不愁三保障”的同时,深化文化供给,发挥贫困群众主体作用,使得保障性扶贫与劳动力发展相得益彰。

内蒙古自治区的贫困人口从2013年的157万人减少至2019年底的1.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1.7%下降至0.11%。截至2020年3月,全区31个国贫旗县和26个区贫旗县全部退出贫困旗县序列,实现贫困旗县“清零”。

京蒙帮扶深化 结对奔小康

京蒙扶贫协作开展以来,技术、产业、消费、就业、特殊群体多点覆盖,扶贫扶智双管齐下。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保障帮扶资源精准落地。

2019年,内蒙古31个旗县全面实现了“组团式帮扶”,与北京市267个经济强镇、405个村社区、432家企业、32家社会组织、254所学校和182家医院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惠及256个乡镇、902个行政村、287所学校和203家医院。

文旅共生 新业态致富乡村

“十三五”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立足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提升旅游内涵,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乡村旅游集群融合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与乡村旅游同步发力,逐渐形成促脱贫、增就业、惠民生的重要力量。

在文化和旅游工作进展中,关键词“乡村旅游”“培训”“专项”“产业”名列前茅,乡村旅游向专业化、集群化迈进,“演出”“创作”“数字”“文化保护”等词条权重达到0.7以上,文旅紧密融合发展。2019年旅游产业扶贫带动贫困户5554户11607人,年均增收3675元。

文化遗产资源丰厚 优势凸显

匈奴、鲜卑、契丹、蒙古等各北方民族的文物古迹遍布全区,馆藏文物和散布各地的文物古迹等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国首屈一指。

现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项(世界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81项89处;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487项820处;盟市级项目1736项;旗县级项目3484项。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2人,自治区级传承人967人,盟市级传承人3165人,旗县级5399人,基本实现了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其代表性传承人的分级保护,并开展了对元上都遗址、大窑文化遗址、红山文化遗址、阴山岩刻遗址、辽上京遗址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工作。

互联新基建 新兴文化产业势头正劲

“十一五”时期以来,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催生了一批数字文化领域的细分产业,包括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网络动漫、网络视频等,文化产业与科技、旅游等相关产业由一般性融合向纵深融合发展,又有力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近十年以互联网技术发展为依托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新兴文化产业迅速崛起发展较快,“十二五”末全区3924个新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262.2亿元,占全区文化产业法人单位的42.0%。其中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行业营业收入最多,达205.2亿元,占新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78.3%,占全区文化产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32.9%,在同期十大类行业中占比最高。

深耕普惠金融 培育信用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各级金融机构深耕普惠金融,持续优化贫困地区金融服务环境,采取“政府+财政+金融”扶贫模式,推出专门扶贫信贷产品,财政资金贴息支持,下乡普及金融知识,推动完善农村牧区信用体系建设。

2019年末,全区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共计982.6亿元,其中个人精准扶贫贷款余额152.6亿元,产业精准扶贫贷款453.4亿元,项目精准扶贫贷款余额376.6亿元,累计发放扶贫再贷款21.5亿元,激活扶贫与金融服务双道并行。

稳定就业扶贫 小康路上不掉队

2020年,内蒙古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本着“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信念,排除万难,确保就业困难人群在全面奔小康的道路上不掉队。针对贫困劳动力年龄特点、就业意愿、培训需求,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多渠道拓展就业资源。

截至2020年6月底,内蒙古自治区累计失业人员再就业3.51万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1.71万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稳步推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工作。

精准施策 多模式扶贫惠及百万人

内蒙古自治区坚持精准施策,修编扶贫规划书,注重从顶层设计上兼顾当前与长远发展。因地制宜,通过多样化扶贫模式,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创业,使生态与富民共赢。

2019年,农牧产业扶贫共扶持贫困人口115.2万人。公益性岗位、扶贫车间等帮助实现贫困人口就业共计10.4万人。光伏扶贫电站保障了4万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每年稳定增收3000元以上,生态扶贫为1.67万名贫困人口提供公益性护林员岗位。消费+电商扶贫共惠及人口10.14万人。

内蒙古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和草原文化的源头,马背民族雄奇剽悍,文化产业前景广阔,以增强倒计时的紧迫感、提振冲刺跑的精气神、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书写亮丽草原建设的新篇章。(图文/陈诗文 弟辰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