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一次 終於等到了傳說中的"猴年馬月"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訊】人們總說,想要自己那些難以實現的願望成真,好像遙遙無期,真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了!然而,“猴年馬月”竟然真的被等到了--2016年的6月5日至7月7日(芒種節氣至小暑節氣),正是傳說中“猴年馬月”。

十二年等一回

其實,猴年馬月是一種用生肖動物來紀年月日的時間標記法,生肖年與生肖月相配,猴年的馬月,十二年一次。這原本反映的是古代中國紀年紀月的智慧,讓時間充滿特定的文化意味。

華東師範大學民俗學家田兆元是最早從“猴馬配”出發系統思考“猴年馬月”本義的學者。他認為,“猴年馬月”是猴與馬的故事在歲時節日上的反映。中外養馬必定養猴,馬需要猴才會健康,比如中原地區和南方地區養馬人,必在馬廄中貼上猴的圖像,在套馬柱上刻上猴的圖像。而且農曆五月是端午之月,古時認為是惡月,多病多忌諱,人們會通過健身、藥浴、香薰等民俗來禳除瘟疫、祛惡辟邪。而猴年的端午就比較好了,五月的惡運因為猴子的到來而變得吉祥順遂。

防疫辟邪的良辰吉日

所以難得“猴年”與“馬月”交匯,這是一個好運到來的日子,時機難得,萬事皆成。比如說,某件事難辦,要搞到猴年馬月去。意思就是,只要猴年馬月到了,猴馬會,吉祥到,事情就好辦了。

“猴年馬月”的本來寓義,是端午成功防疫辟邪的良辰吉日,它既是具體的民俗時間,也是寓含巫術求吉的免疫力量。因此,猴年馬月是無數“惡五月”中惟一的好日子,而且十二年一遇,是具有免疫力量的吉祥端午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