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湖北地区确诊病例“四连降”,专家:现在说拐点还为时过早

界面新闻

text

记者 | 陈鑫

非湖北地区的确诊病例出现“四连降”。据国家卫健委数据,2月7日全国湖北以外地区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58例,连续4日下降(过去四日分别为:890、731、707、558例)。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2月7日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看拐点)最关键的是新增病例,新增病例是一个重要指标。现在看起来新增病例没有明显增高,这是个好事,但并不意味着拐点已经到来。

此前在1月底,钟南山曾判断疫情可能将在28日的10天后(即元宵节后)达到高峰,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则指出拐点出现可能早于元宵节。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表示,等正月十五,疫情控制应该看到明显的成效。

北京宣武医院胸外科首席专家支修益认为,早期我们对疫情发展趋势还是比较乐观的,认为这个周末能出现一个平台期,但从目前的疫情进展看,“我们要做好以月为单位的准备”。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张作风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湖北所有的潜在病人都能诊断出来的话,我们就可能看到确诊病例的高峰,看到高峰才能看到随后疫情的平台期和拐点。如果湖北病人不及时诊断出来的话,很难看到全国的拐点。

从疫情爆发至今,患者确诊先后面临试剂盒短缺、检测假阴性等因素制约。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日前与白岩松对话时表示,目前增加的病例数并不是实际增加的病例数,而是核酸检测出的确诊病例数,并非所有被吸纳的数字都是被检测出来的,很可能还有存量。

由于核酸对于真实病例的检测率不过30%至50%,王辰建议,在武汉这样疫情较重的地区,有流行病学史、有临床症状的患者应该可以列为临床诊断病例。

不过,随着各省医疗对口支援、方舱医院建设、“四类人员”分类集中收治等措施开展,武汉疫情正在逐步好转。截止2月8日,湖北省累计确诊24953人,较昨日新增确诊2841人,新增治愈病例连续8天超新增死亡病例。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陆家海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疫情早期是湖北传播到全国各地的,随着二代病例的出现,已经到了很严重的人传人阶段,全国各地都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他认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疫情有反转的趋势,“随着现在(人们)进城开工,(疫情防控)仍旧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和负担,如何去做是摆在我们面前最重要的问题。”

“所有返程人群都是易感人群。”支修益说,随着春节假期结束,各地人员都将陆续返回自己的工作岗位,如何做好返程人员在交通工具上的防护工作,将是交通疫情防控的重要任务。

目前国外学者推测新型冠状病毒的R0(基本传染数)最高预测值为3.8,这意味着,如果我们什么也不做,一个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平均能传播给3.8个人。

但是,R0是可以被干预的。决定疫情拐点的既有气温、湿度等自然因素,也有封城、停工、停课等社会干预措施,后者往往会发挥很大作用。

“数学模型不是用于预测的,而是警告和建议。建议我们尽可能采取措施,降低传播指数,最好R0能够最快速度降到1以下。”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称。

北京从节前的1月22日起,就已开始在北京西站的进、出站口给往来旅客测体温。北京市交通委日前透露,2月2日到2月18日有200多万人已经订票,还有593万余人潜在回京旅客。

“毕竟这次是一个返程高峰期, 对于北京等人口输入性城市,还处于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初期。应做好非疫区的疑似患者隔离、以及确诊患者的救治工作。”支修益认为,现在说拐点还为时过早,至少要在月底,等返程人员的潜伏期过了之后,才能通过曲线看出趋势。

“我希望没等疫苗研发出来,通过有效的预防和隔离措施,加上各省市专家组团支援武汉,支援湖北,把重症病人能够治愈好,降低死亡病例、 减少疑似病例,使病人数出现平台期,最终走向下降。”支修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