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汶川地震見證了中國民間力量的第一次大規模的崛起,原本分散在不同地區、不同領域的民間組織共同參與汶川震後救援和重建,不僅促進了不同組織之間的橫向聯繫,積累了集體行動的經驗,還讓民間力量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社會認同,爲中國公民社會的整體發展贏得了更大的空間。這場巨灾還直接催生了中國的民間救灾部門。汶川地震之後,一些直接參與抗震救灾的民間組織有意識地追求專業化發展,幷且積極尋求彼此之間或者同其它社會力量的聯合。民間力量積極參加2008年之後的多次救灾行動,涌現出了諸如壹基金救援聯盟、NGO備灾中心、蒼南一加一、藍天救援隊等一些具有相當實力的救灾NGO和NGO聯盟。在這次雅安地震的救灾行動中,民間組織展現出了非常高效的危機反應水平,它們的成員以及在四川的在地夥伴很快就活躍在灾區前綫。
不過,2008年以後民間救灾的發展幷非一帆風順。受制于自身能力建設的不足,再加上中國非政府組織的整體政治生態依然不理想,儘管相關民間力量通過玉樹地震、盈江地震、岷縣泥石流以及西南旱灾等一系列救灾實踐推動跨地區、跨組織聯合行動,搭建地方夥伴網絡,但是汶川地震以來的現實却是,參加救灾行動的民間組織數量不增反降,落地夥伴培育效果有限,跨組織協調機制的常態化建設在2011年前後取得過一些進展,但之後遲遲沒能更進一步。更重要的是,若沒有汶川地震這樣的嚴重灾情,民間組織很難够吸引媒體和公衆注意力,資源籌集面臨嚴峻挑戰,僅僅依靠有限的幾家基金會和網絡動員遠遠不能滿足需求。這使得經過四年多的發展,多數民間救灾組織的工作仍然局限在相對簡單的物資發放。雅安地震則爲陷入徘徊的民間救灾提供了新的重新上路的動力。
首先,前面提到的籌資困難也在這次救灾行動中“意外地迎刃而解。由于近年來官辦基金會和慈善組織因爲透明度不足飽受質疑,這場大地震發生以後許多社會捐贈流向了更具有公信力的的民間共募集金,壹基金就是其中一個非常大的受益者。當然,我們絕不能斷言民間救灾能够就此擺脫籌資困局,但這場社會表態至少爲民間救灾力量發展指明了方向:只有珍惜和堅持透明公開,民間力量才能贏得更多的社會認同和更好的社會資源動員基礎。
另外,雅安地震讓2008年以來發展起來的基于互聯網的跨組織聯繫和在地夥伴網絡獲得了新的發展動力。作爲一個新興的NGO部門,民間救灾集中體現了互聯網普及以及虛擬結社發展帶來的新動力,這也恰恰是汶川地震給中國公民社會發展留下的最重要遺産。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公布的報告,中國的網民數量在2008年已經超越美國位居世界第一,而且近年來還在連續快速增長。除了上網人數的增長,中國民衆連接互聯網的工具以及網絡使用的深度也在明顯增加。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使用手機上網,許多新的、更爲開放的網絡社交平臺成爲越來越多網民互動的中心。這些變化意味著網絡有可能爲高水平社會動員,特別是危機條件下高效的信息傳遞、集體行動以及物資調動創造有力條件。
在汶川地震時期,手機、QQ以及各種網絡論壇已經成民間動員的重要工具。這次雅安地震,以微博爲代表的更爲開放、及時的網絡社交工具在震後社會動員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專業民間救灾組織全都依賴微博同灾區前綫夥伴直接聯繫,從而能够更高效地傳遞灾情信息,向前綫動員物資,以及協調各個組織在前綫行動。各大民間公募基金會也透過微博和其它門戶網站動員社會捐贈,幷且保持捐贈過程的信息公開,有意識地讓網絡成爲公衆監督的工具。總體來看,依托于對開放網絡平臺的有效運用,再加上近年來的經驗積累,雅安地震之後的民間救灾力量在應急反應和應急聯動上運作更加順暢,資源動員更高效,在反應速度和靈活性上體現出國家行政動員所不具備的優勢。
從雅安地震的救灾情况來看,一些救灾NGO發放救灾物資的內容和動員流程已經相當標準化。有些NGO甚至在類似四川這樣的灾害多發省份建立了自己的倉儲系統,救援物資到達前綫的速度非常快。還有一些以戶外運動愛好者爲主要成員的應急搜救隊,無論從裝備還是訓練水平來看,甚至比一些地方政府還强。雖然中國的民間救灾力量在基于社區的减灾和重建工作上仍然非常薄弱,建立更加穩定的籌資渠道也仍然面臨挑戰,但考慮到中國的灾害治理長期以來都是政府壟斷,民間力量能够在這樣高度國家化和政治化的領域擴展出自己的空間,成爲國家救灾的有益補充,實屬不易。能够取得這樣的進展,除了中國政府本身逐步放開機會空間,更離不開中國公民社會的整體發展,以及由此帶來的越來越强的內生動力。
民間救灾發展的關鍵動力——依托于互聯網的夥伴關係建設和動員能力建設——是2008年以來公民社會整體發展的重要特徵,在諸如環保、社會服務等領域的民間力量身上同樣能够體現出來。另外,國內相對獨立的社會資源的增長和多元化,也是民間救灾部門發展的重要基礎。傳統的中國公民社會力量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國際NGO或者國家間組織在資金、組織技能甚至觀念層面的支持。而救灾NGO 的資金和人才資源主要還是來自中國社會內部,作爲一個行業的發展,包括一系列聯合救灾行動和集體反思都是由本土社會力量推動的,這從另外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國自生公民社會的成長。
作者簡介
彭林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博士後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