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次注入康复者血浆 危重症老人核酸转阴**
** 他自己年事已高不能献血让二女儿“代劳”**
钱映临 84岁
这些医生护士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钱映临老伴舒红英
得知女儿捐献的血液已经被送去医院供患者使用,84岁老人钱映临很高兴,在患上新冠肺炎后,钱映临形容自己“在鬼门关走了一圈”,他和老伴结婚已经53年,康复后,老两口期待着,7年后,和三个女儿庆祝钻石婚时,再拍一张全家福。
** 老伴在日记里写下“医生护士胜似亲人”**
“这些医生护士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是万松街武展社区居民舒红英在抗疫日记中写下的一句话。
过年前几天,她的老伴钱映临出现感冒症状,23日发起低烧。第二天,女儿带父亲赶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医生的一句话让全家人提心吊胆,“量不出血压,赶快去大医院!”
钱映临被家人送到同济医院接受CT检查,结果显示肺部已有感染,基本可以确认为新冠肺炎。幸运的是,当天下午,他被送到肺科医院,并顺利收治入院。
“如果晚一天,爸爸可能都不在了”,二女儿钱利文记得,父亲当时神志不清,还说起了胡话,被收入院后,医生立即让老人接受吸氧,同时开始输液。
当晚,钱利文留下照护父亲,她注意到,科室人手非常紧张,一名夜班护士要独自管几十位病人,几乎脚不沾地,一路小跑着进出,“觉得他们太不容易了”,钱利文买回尿不湿,希望能为护士省些事。
持续多日的不适,加上几乎没有进食,钱映临的身形越发枯瘦。
5月26日,在面对长江日报记者时,老人已经想不起来那几天发生过什么,自己又是怎么熬下来的。但他确认,住进肺科医院意味着“重获新生”。
** 老人一句“脚蛮冷”,护士们每晚照顾他泡脚**
入院初,见老人没有胃口,护士们一口口给他喂下稀饭,鼓励他,“好好吃饭才能快点康复”。老人不清醒时还闹过脾气,二女儿听说后,打电话到病区表示歉意,反倒被医生安慰,“有情绪很正常,我们理解”。
2月底,一直不清楚病情严重程度的钱映临意外得知,自己属于“危重症患者”,想到自己体质弱,年龄大,他“心灰意冷”。一位女医生握着老人的手,给他打气“要有信心,你一定可以回家的”。厚厚的防护服,他看不清医生的长相,只记住了那双手,后来,他才知道,这位女医生正是肺科医院新冠肺炎防治专家组组长杜荣辉。
钱映临说,来来往往的医护人员太多,他对杜荣辉记得最牢。
杜荣辉来得频繁,每次来,她挨个为病房里的患者检查身体,“她是个很耐烦的好医生”,有时,杜荣辉来查房,钱映临和家人连线视频,这个名字也被他的老伴和女儿们记在心里。
钱映临体谅护理人员,不愿麻烦他们照顾自己,是医护的付出让他卸下心防。因为输液量大,一晚小便就有四五次,看出老人的内疚,护士们笑着说:“没关系,您有什么事就按铃叫我们。”
每天,护士会为他仔细擦洗、喂饭喂药、清理排泄物。一次,老人提到“脚蛮冷”,之后,每天晚上,护士们轮流打来洗脚水,让他泡得暖暖和和,睡眠质量也好多了。
考虑到长期卧床会造成肌肉萎缩,在钱映临的身体有所好转后,医护人员坚持扶他练习站立,可以独立站立后,又让老人练习走路。
病区里的其他病友担心老人有情绪,常常主动陪他聊天。三个女儿和老伴轮流与他视频通话,告诉他:“国家说要全力救治,你一定要有信心!”
** 分三次注入康复者血浆后,他的核酸结果转阴**
当时负责钱映临所在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的李铭主任对老人有深刻的印象。
他回忆,除了肺部感染,钱映临还出现了双侧胸腔积液,加重了呼吸困难的症状,大家决定,尽快为他进行胸腔穿刺引流。
老人长期卧床,超声科医生被请进病房,设备也被全部搬进来,医生穿着全套防护装备,完成了床旁超声,寻找到不损伤肺部的合适穿刺点。
老人住院期间,身边病友换了几茬,钱映临的核酸检测结果迟迟没有转阴,医生比患者更急于得到解答。
为了更好地开展高龄患者救治工作,来自内蒙古、安徽、山西医疗队的重症医学科、感染科、呼吸科等专家会对所有重症、危重症病例进行讨论,开展多学科会诊,提高救治效率。
每场讨论会上,近30位资深专家进行头脑风暴,其中一个问题是“如何解决钱映临长期无法转阴的问题”,他们决定,采取康复者血浆疗法。
3月20日、3月30日、4月9日,珍贵的600毫升康复者血浆分三次被注入,“这么珍贵的东西也给我用上了”,钱映临得知后,更坚定了早日康复的决心。
“我们对新冠肺炎的认知是逐步增加的”,李铭主任说,只要是可能促进患者康复的方法,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挨个尝试。
4月14日,在住院81天后,钱映临终于符合出院标准,这位老病号离开时甚至有些不舍,“他们对我太好了”。
两周后,在康复驿站完成隔离期观察后,钱映临回到阔别3个月的家,他从老伴口中得知了更多事:从2月初到4月,社区送来活鱼、肉类、蔬菜、米面油等物资,直到他回家当天,还没吃完。入院时预交的费用也被全数退回,“只有我们的祖国才能做到这样”,老两口热泪盈眶。
钱映临已经有30多年党龄,回家后,他动了捐献血浆的念头,“我虽然年纪大,也能做点贡献”,打电话说明情况后,因年纪太大,他被委婉拒绝了,二女儿钱利文便代替父亲,捐献了300毫升全血,希望回馈社会,这次,舒红英在日记里写下了心情:“父女俩知道感恩,我为他们点赞。”
长江日报记者刘晨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