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近期,“滬倫通”可能是國際玩家最為關注的字眼之一。這可能被引入的“互聯互通”機制究竟將如何推進?
一切緣起于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GeorgeOsborne)在本周訪華。奧斯本近期宣佈,對倫敦和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正式連通”展開可行性研究,即“滬倫通”。然而,有媒體就有關兩地交易機制差異的問題提出質疑稱,由於處於不同時區,倫敦開市的時候,上海恰好閉市,反之亦然。清算與結算將變得非常複雜。此外,雙方存在T+0和T+1等交易模式的差異,這也是此前“滬港通”為投資者帶來的挑戰。
對此,倫敦金融城市長葉雅倫(AldermanAlanYarrow)在訪華期間接受《第一財經日報》獨家專訪時表示:“這仍為一項‘可行性研究’,啟動時間尚未確定。面對可能存在的問題,此後我們需要聚集兩地專家,共同制定一個計畫以實現目標,相信可以克服存在的問題。”
希望中國央行儘快引入CIPS
葉雅倫對中國的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給予了積極評價,希望吸引中國的銀行並鼓勵人民幣離岸交易,以鞏固倫敦作為全球外匯交易主要中心的地位。
資料顯示,與2013年相比,人民幣交易總量增加143%,日均交易量達615億美元。2014年每天的現匯交易量達184億美元,與前一年相比增加兩倍以上。
葉雅倫表示:“倫敦佔據的全球外匯交易份額接近42%,是最大競爭對手的兩倍。倫敦在外匯方面經驗多,我們希望與中國交流,並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平臺。”
他也指出,“我們支援人民幣加入IMF的特別提款權(SDR)籃子貨幣,這將為市場提供額外的流動性。”
對於人民幣加入SDR,“自由使用”(freeusable)則是最重要的考核標準。與此相關,有媒體報導稱,中國央行已下發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的業務規則,其中有19家銀行獲得CIPS第一批直接參與者資格。該系統將於10月初正式啟動。
“我們希望中國央行能儘快引入CIPS,並允許更多外資行參與其中,這對於人民幣國際化至關重要。當然,中國央行也需要以與自身情況相適的步伐推進。”葉雅倫指出。
此外,對於中國人民銀行計畫在倫敦發行短期人民幣債券,葉雅倫表示:“這是啟程。健全債市收益率曲線是第一步,隨著收益率曲線逐步完善,有意願在國際市場上以人民幣發債的企業也將會有更多參照。”
早在2014年,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在倫敦發行20億元人民幣債券。同時,英國財政部宣佈有意向發行以人民幣計價的英國國債,發行國債的收入將作為英國政府外匯儲備。
讓資本市場發揮更多功能
對於中國股市的未來發展,投身金融市場長達43年的葉雅倫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股市的基本任務也是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發行IPO、幫助企業融資和成長。對中國而言,兩點的結合非常重要——發展機構投資者;監控杠杆水準,避免不必要的杠杆對降低市場壓力而言至關重要,因為波動性過度將造成恐慌。”
他表示,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是那些擁有最成熟資本市場的國家最快擺脫危機,因為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得以為銀行減負。“讓資本市場發揮更多功能,支援實體經濟中的中小型企業籌資和成長。只有當私營部門加速發展,才能最終助力實體經濟、提高社會的生產效率,這一功能光靠國有企業是絕對不可能實現的。”
其實,泡沫不分國界,其也必將在一定時間破裂,重要的是如何重塑市場價值。葉雅倫回憶稱,上世紀90年代的德國也經歷了一場“股市巨震”。
德國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進行私有化改革,此前德國電信享有獨家壟斷地位,服務態度堪憂,因此在民眾中信譽不佳。私有化後便出現了大量競爭者,這就使得德國電信處於不利的地位,其便希望通過股市來融資。於是,德國電信通過大量宣傳手段吸引人們購買該公司股票,推高股價。而在1997年的秋天,德國電信在法蘭克福交易所掛牌上市,全國民眾都在關注這個歷史性事件。投資者以每股15歐元的價格買了這檔股票,但最終除了逃得非常快的投機者,大多數人沒有賺到一分錢。
“滬倫通”望助力中國股市機構化
他表示,“滬倫通”的意義是雙方借此所釋放的強烈信號——中國希望引入的是一個互換機制(swapmechanism),即引入更多機構投資者和成熟投資模式的通道(avenue),維持推進資本市場改革,完善市場機制。倫敦方面也希望為中國提供經驗。
葉雅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此前中國股市多為散戶交易者,甚至還加了杠杆,因此加劇了波動性。“通過‘滬倫通’,我們今後希望引入的是共同基金、養老基金、人壽保險公司等機構投資者,他們的視野往往是30年,因此會深入分析公司的真實價值。一旦公司的價值確立,大型機構將會在股價便宜時買入,並在價高時拋出,這事實上意在降低波動性。”他解釋稱,波動性越大,伴隨的風險溢價就越高,這將推高公司融資的資金成本。因此降低波動性、增加流動性、降低資金成本,才能為上市企業帶來更多增長動能、增加就業。
據悉,英國股市的機構投資者占比高於85%,個人投資者少於15%,相較而言中國則恰恰相反。“當前中國希望將股市機構化,因此倫敦方面也希望鼓勵養老基金、人壽保險公司未來能在華佈局長線投資,這有助於內地市場逐步走向成熟。”
葉雅倫表示,“滬倫通”的提出就彰顯了中國政府在經歷了劇烈市場波動後,仍沒有改變推動市場化改革和對外開放的決心,倫敦方面也希望為此提供經驗和技術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