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裁离职、业绩下滑,美股上市的鑫苑陷入困局

界面新闻

text

不到一年时间,银行出身的总裁也离职了。

界面新闻从鑫苑内部人士处确认,纽交所上市房企第一股鑫苑置业总裁李尚荣已于近日离职。鑫苑置业将在后续公告此事。目前新总裁人选还待进一步确认。

据界面新闻了解,李尚荣于去年10月10日正式入职鑫苑,首次以总裁身份公开亮相是在10月底,鑫苑与平安信托在上海举行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

根据公开资料,李尚荣是银行出身,加盟鑫苑前未曾有过地产从业经验,他曾任建设银行河南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后任职京东金融副总裁、农村金融事业部总经理。

而李尚荣的从业经验正好符合鑫苑的战略方向,鑫苑自2018年启动新五年战略方向——做强房地产主业,推进科技、金融两大战略与业务的融合。鑫苑官方对外宣传也更多是科技、金融、区块链等关键词。

不过,短短8个月时间,外界并未看到李尚荣给鑫苑带来明显助力和改变。他在任期间,正逢融资冰点及长达半年之久的新冠疫情,地产行业整体发展趋缓。特别是对于鑫苑这类百亿级别地产公司而言,更难言乐观。

受制于疫情,今年一季度鑫苑总收入同比下降73.2%至1.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3亿元,净利亏损3910万美元,去年一季度净盈利1820万美元。

面临极端的经济环境来看,一季度亏损属于行业正常现象。不过,剥离外部因素,这几年鑫苑发展并不如老板预期。

张勇今年56岁,与融创孙宏斌是老乡,为古城平遥人。因地产业务在河南深耕多年,也是河南山西商会会长。

1997年,他成立鑫苑置业,带领这家公司创下独特的零库存模式和不错业绩,推动其于2007年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

上市多年后,鑫苑置业规模却一直停滞不前。2018年,房地产三巨头碧恒万合约销售额均突破5000亿元;与鑫苑置业同称为河南四巨头房企的建业地产,在固守河南情况下,合同销售额也大幅增长至536.75亿元。而这一年,鑫苑的销售额未能超过200亿元。

张勇并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鑫苑置业在6年前就掀起了一场“二次创业”的战略与管理变革。

2013年,张勇开始推动鑫苑置业进行“组织再造、战略重构”,并高调聘请前万达副总裁王信琦担任CEO,打造一支全新的职业经理人团队,再造一个“小万达”。

在王信琦的带领下,鑫苑置业开始确立“三高一轻”模式(高周转、高杠杆、高激励和轻资产),开始迅速完善全国布局,计划培育多个支柱型城市公司,以提升业绩增长。

王信琦任职的三年中,鑫苑置业营收有明显增长。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2015年,鑫苑置业营收分别为8.977亿美元、9.197亿美元、11.64亿美元,同比增速为-1.86%、2.45%、26.59%。

不过从规模上看,王信琦并未打开局面,鑫苑置业仍在百亿徘徊。

2016年7月,供职不到三年的王信琦离开鑫苑置业转战协信。而从王信琦手中接过鑫苑置业总裁职位的是张立洲,他在协信任职商业总裁刚过2个月。

王信琦与张立洲的交集在万达,他们都曾任职万达北方项目管理中心总经理。张立洲在万达工作7年。2011年至2013年期间,其任万达集团总裁助理兼北方项目管理中心总经理及万达商业管理公司营运中心总经理,并自2014年1月出任Wanda One UK 有限公司总经理。

曾为前首富王健林手下的两人,离开万达后,进行了一场职业互换。不过,既要做大规模又要成功转型,并非易事。张立洲接棒后,鑫苑置业也未有较大的突破。和鑫苑置业的官方表述不同,外界认为这是张立洲离开的主要原因。

张立洲治下的三年,鑫苑置业的营收与盈利保持增长,2016年-2018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超过24%。

从营收增速上看,鑫苑置业一直在成长。但在唯规模论的地产行业, “千亿”在最近几年成为大多数中小房企的目标,行业的规模标准也早已由百亿提升至千亿甚至更高。

鑫苑置业年报显示,2016年和2017年,鑫苑置业分别实现销售额17.62亿美元、24.66亿美元。

2018年,张勇“再造小万达”梦想可以说基本无望,他又推动开启新五年战略,但业绩却持续下滑。2018年销售额下降了8.2%至22.65亿美元,2019年下降6.2%至2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6亿元)。

受制于地产利润结算滞后性,其2019年总收入同比增长11.95%至24.83亿美元;净利同比减少21.63%至8303万美元。

在规模之外,张勇推动鑫苑置业变革“124”战略发展规划,做强房地产主业,推进科技、金融两大战略与业务的融合;推进科技化、产业化、国际化、生态化四化建设。

不过这些多元化业务,仍在持续投入当中,对营收的贡献微弱。根据鑫苑置业2018年年报,地产开发营收贡献占比96.5%,物业服务占比2.9%,其他业务占比0.2%。

房地产黄金时代远去,几年大开大合布局未又明显成果,张勇要带领鑫苑继续做大做强目标,将变得更加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