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盟謀劃自貿區升級版

經濟參考報

text

第七屆中國-東盟智庫戰略對話論壇日前在廣西南寧舉行,來自12國的中外代表就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打造中國-東盟自貿區(CAFTA)升級版展開熱烈討論。與會者認為,在經過“黃金十年的發展後,中國-東盟經貿關係有了長足發展,而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建設目前已經到了一個關鍵的轉捩點,需要認清分歧,找到突破口,漸進推進。

觸碰敏感領域

一年前,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出席第十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期間,提出了打造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的建議。此後,經過多次磋商和不懈努力,今年8月26日,第十三次中國-東盟經貿部長會議上正式宣佈啟動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談判,意味著自貿區升級版已經從概念走向實踐。

從自貿區建成到升級版啟動談判,僅僅經歷了短短四年時間。

從外部動力看,亞太地區經貿格局十分複雜,中國-東盟自貿區將是中國在亞太地區能掌握主動話語權的一個重要平臺。

從內部基礎看,中國-東盟的“黃金十年已經為升級版營造了良好的基礎。2010年1月1日,世界上由發展中國家組成的最大自由貿易區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全面建成。

2002年中國-東盟自貿區框架協議簽訂時,雙邊貿易額僅為547.67億美元。2013年,中國與東盟的貿易額已升至4436.1億美元。中國已經是東盟最大的貿易夥伴,東盟連續三年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第四大出口市場和第二大進口來源地。截至今年7月,中國—東盟雙向投資累計達到1200億美元。目前,簡單易行的領域放開已經完成,升級版將觸及更為敏感和深入的領域,並為未來的“鑽石十年做出貢獻。

受限多重瓶頸

由於各國訴求不同,與會者對於打造自貿區升級版面臨的種種問題進行了充分討論。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張蘊嶺認為,目前中國-東盟自貿區利用率不高,其他限制還很多,交易成本高;投資、服務市場開放度低,障礙很多,產業鏈構造水準低;許多領域,如知識產權,政府採購,技術與環境問題的開放沒有涉及;在改善經濟發展環境的努力方面,如互聯互通,還存在融資、法規等瓶頸限制。

自貿區升級版的目標是爭取到2015年雙方雙向貿易額達到5000億美元,到2020年達到1萬億美元,今後8年雙向投資1500億美元。

對此,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執行理事長許寧寧算了一筆賬,要在短短幾年內達到1萬億美元的目標,需要達到年均15%的增速。根據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今年7月發佈的2014年第二季度《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季度報告》,今年上半年中國和東盟貿易額同比增長了4.8%。許寧寧認為,由於經濟形勢不利,為實現萬億目標製造了難題。

此外,許寧寧還表示,東盟國家內部情況差異大,發展不平衡也將制約升級版的打造速度。一些國家如印尼對開放市場後將會受到衝擊表現出擔憂。此外,與中國-東盟平行的還有東盟去年提出的RCEP,如何協調先後也是個問題。

泰國正大管理學院國際學院院長、中國東盟研究中心主任湯之敏建議關注中國經濟和東盟國家新變化的兩個重要背景。他表示,在中南半島的東盟國家,如泰國、柬埔寨、老撾、越南和緬甸等五國,除泰國較為發達外,其他國家製造業有大量空白,技術工人缺乏,人力資源亟待提高,基礎設施缺乏,有開放的緊迫感。中國在老撾、柬埔寨、緬甸有先行優勢,但這種優勢正在受到來自東盟區內其他國家的挑戰。

探尋共贏之道

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升級版談判已經展開,顯示各方政府求同存異的決心。代表們認為,未來東盟經濟一體化將為升級版自由貿易區提供新的合作契機,他們同時為未來升級版的談判積極建言。

馬來西亞前駐WTO[微博]大使蘇普若瑪尼表示,中國和東盟都有豐富的自然、技術、優勢及人才資源,但協作互補不夠,未能充分實現共贏。升級版的條款需要增加相應條款,提高貿易投資自由化、貿易便利化以及經濟合作承諾水準,以便各成員國充分挖掘市場潛力。比如在貿易領域要減少敏感及高敏感產品清單數量,降低甚至取消這類關稅。他還建議升級後的自貿區應啟動磋商機制,探討新的自由化政策,包括服務業和子項目的便捷化服務。政府層面還需要進行戰略性干預以彌補降低關稅和市場作用方面的不足。

張蘊嶺表示,升級版將提升貿易水準,改變簡單的互補性貨物貿易結構,推動產業內分工,構建產業鏈,增加附加價值;要提升投資和服務領域的開放水準,按“負面清單和“准入前國民待遇原則談判開放安排,推動投資和服務的發展;升級版還應深化經濟合作,把重點轉向互聯互通建設的合作,並與東盟經濟共同體建設和RCEP構建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