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启超的古玩收藏起源40多年前,某报周刊财经版上一则人物专访,内容系讲述某商人,业务遇上财政困难,被银行追债及后如何利用古玩收藏解决财政困难,这篇报导启发了当时经营小生意的袁生踏上收藏研究古玩之路。
当年古玩收藏界有一个业界聚脚的好地方,在这里既有学术交流和藏品较量,又有古董鉴定和买卖交易。最初袁生参与时,是以旁观者的角色去欣赏各藏家的藏品,对零基础的他来说,真是大开眼界。
当收藏家们聚集交流时,他察觉到较高造诣的收藏家会散发出独特的个人魅力,十分有涵养,带来价值连城的收藏品,但却从不嚣张其藏品的价值,还没有半点的铜臭味。这对当时刚刚20出头的小家伙来说,有着很深远的影响,定下了他对收藏古玩的态度。
古玩收藏的大门开启后,他便陆陆续续有幸地与多位古玩界大人物聚会和交流,当中包括陈玉阶先生(耿宝昌老师师弟),张龄老师,张宗宪先生,徐展堂先生,瞿建民先生,区百䶖先生,等等,每次聚会时,总是有说不完的内容,彼此乐此不疲。
「正式拜师」
幸运地,袁生刚开始接触瓷器不久,便认识到丘小君老师。当时他们一见如故。虽然已经过了40多年,但他和老师一家的感情深厚,有增无减。
向丘小君老师学习(左边袁启超,右边丘小君老师)
当年每逢丘老师有各大教学讲座和鉴定时,无论远近,乃至世界各地,他都会陪伴侍侯,无一缺席,他从老师身上感受到对我国古玩瓷器的一份情意结,希望流失海外的祖国古玩文物能够回归故土之上。自觉承蒙了老师厚爱和悉心栽培,所以身为徒儿的袁生尽己所能出钱出力,身体力行走访世界各地,包括有英国、意大利、法国、土耳其、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日本、韩国等地,希望尽本分完成丘老师的心愿,把失散的古玩瓷器,逐一逐一的买回来,转眼已累积了三十多个寒暑。
「开始承传」
袁生跟随丘老师出席各项大小鉴定场所,累积了经验,锻炼「眼力」,并获得老师认同,不单止有幸成为丘老师香港首位入室弟子,更获授予「锦华斋」的名号,一脉相承,好譲中国古玩文化得以承传下去。
孙瀛州太师、「敦华斋」
耿宝昌师公、「振华斋」
丘小君师傅、「德华斋」
得到丘老师认同后,他更开始收徒弟,分享收藏经验。而他在教授时,必定谈及到,在鉴赏古玩瓷器时,应该细微每件藏品,因为他们经历了多少天灾人祸,战火洗礼,还能保存至今,甚至有些古玩难得完整无缺,今天大家有幸上手过眼,十分幸运。对袁生来说,每件古玩都是得来不易,难能可贵!
「公诸同好」
时至今日,袁生在学生们多年的鼓励下,激发起出版古玩图鉴书籍。图鉴内容涵盖了宋、元、明、清的瓷器,当中有极具代表性,也具有争议性。希望透过历代瓷器的演变,使大家可以加深了解祖国历史演化。
几十年过去,最令他自豪的莫过于从世界各地搜购国宝回到手里,更不适财力物力把准备由香港卖出国外的国宝也收购到手里,日后在适当时机送回国家拥有。这是袁生他本人毕生志愿。
(来源:亚太日报 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