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与宽容——《金刚经》系列导读之四十一

text

佛陀教法特别是大乘佛法,与其他思想体系的最大思想不共在于无生,在于空性。与基督教这样的有神论宗教进行比较,差异性首先体现在对我们人类所生存的这个世界的理解。基督教认为这个世界是真实的存在,而大乘佛法认为这个世界是以“根本就不存在”为基本特征的,空性。

有了这个差异,必然引出第二个差异。在基督教,既然认为这个世界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我们又感受到这个真实存在的世界显现出生灭特征,生生灭灭,就一定会产生一个问题:生灭的起点是什么、最初的因是什么?基督教给出了理论体系自洽的一个回答,这就是神创论。最初的因是什么?是神,是超然于我们这个世界之外或之上的一位不生不灭的神,他成为我们这个生灭世界的最初的因。而大乘佛法认为我们凡夫的境界根本就不存在,当然当凡夫不以为它不存在的时候,似乎在我们心中还显现是一种存在,那么佛陀告诉我们,这种存在不过是如梦如幻的存在。

佛教是无神论宗教

当我们认为我们凡夫境界的存在是真实存在的时候,这个真实存在的世界显现的生灭特征,导致我们去追寻这个生灭的起点,就会找最初的因。一旦我们像佛陀的教诲那样,认识到我们凡夫境界的存在不过是如梦如幻的存在,那么如梦如幻的世间万法在我们凡夫心中所显现出的生灭性,恰恰说明了我们凡夫境界的存在并不真实。因此,面对着一个如梦如幻的世界,它的生灭性使得我们坚信这个世界是如梦如幻。一个如梦如幻的存在,根本特征是不存在,不需要在这样一个如梦如幻的世界之外或之上去找一个神来创造它。从这个意义上讲,佛教里没有基督教中创造世界的造物主,没有创造世界的可以成为这个世界第一因的这位神。因此,佛教从这个意义上讲是无神论。

当然,从这个意义上讲佛教是无神论,指的是没有基督教中可以创造世界、成为我们世界第一因的造物主那样的神。佛陀教法里没有这样的神,无神论。佛陀不是创造世界的神,佛陀是觉者。觉悟了什么?首先就是觉悟了我们凡夫境界如梦如幻,觉悟了我们凡夫境界原本无生,觉悟了我们凡夫境界是以什么都不存在为基本特征的,空性。所以佛陀只是觉者,不是创造世界的神。这就是佛教与其他有神论宗教的最根本区别。

差异是价值体现

差异是价值的体现,一种文化的核心价值,应该体现在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文化差异性上。那么讲佛法,要讲佛陀教法的差异性,讲区别于其他思想的不共,不共才是佛陀教法的核心价值体现。弘扬佛陀正法时,我们不认同三教合一、五教一统、万教归一这样的思想方法。我们不认同所谓不同宗教最后会殊途同归的看法。如果一个人宣讲佛法,而又认为佛陀的思想与其他的宗教思想最终可以殊途同归,如果他是这样来讲法的话,一定是相似佛法。这是判别是不是相似佛法的重要判据之一。为什么?因为倡导三教合一、五教一统、万教归一,对凡夫境界的存在总是要做唯一性的理解,而这种渴望对凡夫境界做唯一性理解的思想前提,就是彻头彻尾的凡夫实有见。总是讲三教归一、五教一统、万教归一,讲所有宗教最后都会殊途同归,这种思想方法是典型的凡夫见解。

为什么?举个简单的例子。老王梦见了一只老虎,对老王梦中的老虎,在不以为是梦、不知道这是梦的时候,在把梦中的这只虎当作一只真实的虎来理解的时候,一定就会问:这只虎的妈妈是谁?而且更重要的是,不仅这只老虎有妈,而且一定只能有“唯一”的妈,这一点很重要。因此一定会得出一个结论:不同的人,在给这只老虎找妈的时候,最终我们排除掉那些错误的妈,必定大家会归于一个妈,一个真实的妈,真妈只能是一个。因此不知道是梦中的虎而以为这只虎是真实,这就是凡夫的实有见,而这个实有见导致的结果,就是唯一性,就渴望对这只老虎的妈妈是谁这个问题的回答,趋向唯一性。所以,渴望对凡夫境界做唯一性理解,默认的思想前提就是实有见。不愿意承认差异,不愿意承认思想的不共,默认的前提,就是凡夫的实有见。依照佛陀的教诲,老王梦中的虎,它是梦中虎,原本就不是真虎,是假的,一只根本不是真实的虎,根本就没有妈;但是我们凡夫无明所障,不知道它是梦虎,以为是真虎,所以才去为它找妈,而且坚信存在着唯一的妈。佛陀告诉我们这是戏论。

推而广之,从佛陀的观点看,我们世间的种种学问,我们对世间的理解,仅仅是我们理解过程的产物。我们不要渴望对世间的理解得出一个唯一的结论,因为这个世界本身是虚幻的,它根本就不存在着唯一性,这也是要特别强调思想的不共与差异性的重要性的原因。当然,我们强调思想的不共,佛教里叫“不一”,佛陀教法还要讲“不异”。理解不了“不一”,就无法理解“不异”。对于“不异”,我们放到后边去讨论。

面对着世界呈现出种种差异的文化,佛教徒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比如说,佛教徒对其他宗教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佛教与其他宗教对世界的理解是全然不一样的,因此就认定其他宗教的宗教徒为魔鬼,要消灭他们,可以吗?不可以。佛教徒不应该采取这样的态度,佛教徒应采取的态度是什么?宽容。佛法对其他不同的宗教信仰,要有一种极大的宽容。

两种不宽容

我们讲宽容,就要理解什么是不宽容。在我们人世间,不宽容有两种表现形态。第一种表现形态,就是当两种思想存在着差异的时候,那就形同水火、激烈斗争,不是我消灭你,就是你消灭我。不同思想之间的思想冲突,表现为一种思想的不宽容。这种不宽容的形态,可称为显性不宽容。其实我们人类思想,还有另外一种不宽容的形态,可称为隐性不宽容。什么是隐性的不宽容?明明两个思想体系存在着巨大的思想差异,可是非无视这种思想差异、抹杀这种思想差异,非要把两种完全不同的思想说成是同一种思想,殊途同归的思想,三教合一、五教一统、万教归一。把不同思想的差异性抹杀后,把它们归一,认为这样不同思想之间才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这样的貌似宽容,其实依然还是不宽容,是隐性的不宽容。这种不宽容是真正的不宽容,比显性的不宽容是更严重的不宽容。

真正的宽容

什么是真正的宽容?真正的宽容,是在承认差异性的前提下,而又能够尊重对方。既要承认差异,而又尊重对方。不尊重对方不是宽容,而抹杀差异才能尊重对方,依然还是不宽容。佛陀的教法倡导真正的宽容。其实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交通如此便捷的时代,在我们这个地球村里,我们人类今天最需要的其实是宽容。

佛教徒应该怎样传扬佛法?有两条。第一,要坚定不移地讲佛陀教法的差异,讲不共,而且完全可以在不同的思想、不同宗教思想之间做比较,而显现佛陀教法的差异、不共,这是必须的。第二,讨论与其他宗教思想的差异、不共后,同时又要对其他的宗教思想宽容,要尊重对方。怎么才叫尊重对方呢?第一,不和稀泥,佛教与基督教最后殊途同归,这不是真正的宽容。第二,尊重对方,要体现在我们不用对对方思想的曲解甚至是有意歪曲对方思想、贬低其他宗教思想的方式,来传扬佛教,不能这样,这才是对对方的尊重。当然,第三,更不能视其他宗教为魔鬼。作为一个佛教徒,在一点上是非常自豪的,哪一点?就是在佛教的历史上,佛教徒从来没有在传扬自己佛陀教法的过程中,以暴力的形式,以发动宗教战争的形式,来传扬佛陀教法。佛教徒从来没有发动过宗教战争,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信仰而发动对别人的战争。佛教徒在历史上从来没做过这样的事情,这是佛教徒应该引以为自豪的。

我们特别强调佛教徒应该对其他宗教有一种宽容、尊重的态度。这种态度,不是虚伪,而是发自内心的一种真诚,这是佛教徒的宽容。为什么佛教要采取宽容的态度?为什么佛教会采取宽容的态度?这一点,我们在后续的课程中将进一步讨论。

回到我们的主线。我们已经完成了佛陀二时教法理论体系的一个构建,即四重二谛。佛陀在二时教法中给我们凡夫说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模式是二谛,我们把它构建成四重二谛,这四重二谛讲完了。那么提示大家一个重要的问题,四重二谛讲完了,佛陀的二时教法讲完了吗?没有。

前面的讨论中,特别提到佛陀教法特别是大乘佛法,横向的教法体系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佛陀重点干什么?重点在解构我们凡夫自以为的真实世界。佛陀想告诉我们,凡夫自以为的真实世界其实一丁点儿都不真实,概括而言叫“破增益”。佛陀教法横向体系的后一部分就是:通过前一部分的学习,有一些众生已经被佛陀解构了,已经意识到凡夫境界的存在都是不真实的,甚至是根本不存在的,是空性,那么佛陀给这些众生讲第二件事——什么才是佛陀证悟的真实。这就叫“补损减”。佛陀二时教法中,四重二谛仅仅是佛陀二时教法的前一部分,重点在于解构,二谛是解构模式,是破增益。佛陀的二时教法,其实还有后一部分。这后一部分补损减,将在后边的课程中学习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