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荣,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文联主席,是媒体的通讯员,也是一名摄影爱好者。介于这几种身份,使得他镜头下的照片在艺术创作之中又要满足政府工作的宣传报道的作用,这在很多摄影师看来并非易事,但是在王俊荣那里则无缝对接——既达到他心中对于摄影艺术的追求,也满足不同媒体发稿的标准。达到这一标准,在他看来首先要了解中国的政治和生态环境,这样就能做到并做好镜头摄取的范围,聚焦画面中的焦点位置。2月4日,立春那天,他拍摄了南通市港闸区秦灶街道八里庙村社区,人们阻击疫情的一组照片,后该组照片被江海晚报,光明网,搜狐网等媒体网站转载。从疫情发生后人们的措手不及,到迅速集结投入防控,从特写一个村庄的重点布防,到江苏工厂的“硬核复工”,宣传必然有其固定的影像语言体系,但仍能从中看到这是来自基层,非常具有中国标识的场景,以及他们的一种群体(身份)的特殊性。
【抗疫之初】
2020年2月8日,江苏南通,余雯和同事去采样。
2020年2月15日,深夜,江苏南通,第一场雪,港闸公安民警在路口值守。
2020年2月15日,深夜,江苏南通,第一场雪,公安民警在路口值守。
2020年2月2日18时10分,江苏省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90后男护士陈俊霖(1997年10月生)在通沙汽渡为摆渡旅客测量体温。
Q: 介绍你在疫情期间拍摄到自己最难忘的一张照片,你是怎么拍下它的,你想通过这张照片传递给读者什么?
A:2020年2月8日,我跟随余雯,一起走进被隔离群众家,用镜头记录采集咽拭子样本的过程,再现采样员工作的辛苦。我拍摄采样过程用的是70-200mm的长焦镜头,这样我离危险可以远点,拍摄时镜头又可以拉得近点。
每次采样前,余雯都仔细穿好防护服。整个采样过程,余雯和她的同事都严格按照采样规范操作,每次采样结束后,都要做一次认真的消毒。一丝一毫都不马虎。这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更是对他人负责。一般来讲,采样过程都拍下来了,我的摄影活动也可以告一段落。但是我没有放下手中的相机。回单位例行公事要测量体温,平时我们到单位也要测量体温的,测过就过了,很少自己看体温表的。那天,我抓拍下余雯在体温测量过程中紧张侧脸查看自己体温的画面。她和同事们都时刻关注自己的体温,这样的关注已经习以为常了,近乎条件反射一般,从中也可以感受到采样员如同在刀尖上起舞的那份忐忑和不安。
如此慎之又慎,广大疾控与医务工作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扶危渡厄,医者担当。
Q:疫情之下无人能逃脱,请能帮我们回顾一下你(或者你们的城市)有没有绝望至极的那一刻?然后随着疫情形式逐渐向好,你又是在哪一刻感受到希望将至抑或没有?
A:我是大年初三开始拍摄防控疫情照片的。我的想法很简单,这个时候不能缺席。我所在的城市各行各业的人们,虽然身处疫情,却没有让我感受到十分的惊恐,生活在继续。
我们这里社区的防范是有条不紊的。最基层的社区干部那份执着和坚守,都让人们心生安全感。因此,我的内心一直充满着战胜疫情的信心和春暖花开的希望。
事实上,我还奔波在企业复工的一线。作为驻守企业复工工作组的一员,在对一家又一家企业的走访和调研过程中,我们和企业主商定了员工、企业、园区双向交互负责的防疫工作法。对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在防疫实践中起到很好的效果。我们团队所负责的企业复工早,订单落实好,员工的生计得到保障。
【抗疫中的一个村庄】
2020年2月4日,立春。南通市港闸区城中村——秦灶街道八里庙村社区,阻击疫情在严密紧张却毫不慌乱的氛围中进行。
2020年2月1日,江苏南通,市民戴着口罩在农贸市场购物。
2020年2月4日,港闸区城中村——秦灶街道八里庙村社区实行网格化包保措施,参照小区封闭式管理要求,严控外来人员进入,严密监测居家人员的身体状况。
2020年2月4日,江苏南通,采样员余雯,为密切接触者进行咽拭子采集。
2020年2月4日,港闸区城中村——秦灶街道八里庙村,14名村社区干部分头行动,区卫生防疫工作人员入户取样,冲锋在防疫一线。
2020年2月4日,港闸区城中村——秦灶街道八里庙村,14名村社区干部分头行动,既是信息员,又是宣传员,更是战斗员。
2020年1月27日,庚子鼠年,大年初三,江苏南通,扫码取单车出行的市民。
2020年1月27日,大年初三,江苏南通,加油站戴着口罩自助加油的司机。
2020年2月7日,江苏南通,防疫工作人员在长江口联合检查。港闸经济开发区天生港镇街道新闸村、公安、海事、航运、交通执法等部门群防联守长江口。对所有进入南通内河船舶逐船检查,逐人量测。
2020年2月7日,江苏南通,属地天生港镇街道新闸村防疫工作人员发放口罩。
2020年2月7日,江苏南通,船民展示收到的口罩和防疫宣传材料。
Q:你的职业身份是南通市港闸区文联主席,同时又是一名热爱拍照的摄影师,经常作为通讯员的身份给媒体投稿,你怎么看艺术摄影和新闻摄影?
A:许多年来,我一直追求着这样的状态:以新闻人的眼光拍摄艺术摄影作品,赋予艺术摄影作品思想高度、人文关怀,把艺术摄影的技法和手段带入新闻摄影,让新闻摄影作品更具感染力和艺术性,更能打动受众,新闻的力量更加深入人心。
新闻摄影首先是新闻,因为新闻体现意义,因此图说就很重要了。深度的新闻摄影报道因果也是少不了的,这是从新闻来说。从摄影来说,因为摄影是载体,图片的质量便至关重要。随着摄影器材不断更新和摄影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为摄影作品的艺术表达和审美、情趣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以一个摄影师的独特视角和人文情怀,如果能艺术化的再现新闻现场,就会产生一图胜千言的效果。当然,其前提是不违背新闻事实的原则,造假在新闻摄影里是绝对不允许的。这也是新闻摄影的一根不可逾越的红线。
Q: 你拍摄的一个小村庄的组照,被媒体多次转载,你觉得被各媒体转发重要吗,为什么?
A:我觉得转发是很重要的。第一,各级各类媒体定位的专业化、个性化、多样化,带来受众小众化、分众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不同媒体的推送有助于正能量的扩散和传播,信息来源的多样化有助于受众破除受信息茧房效应的影响。
第二,转发体现的是分享的理念。交互式的分享也可以使摄影师能汲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在交流中进步。
【保障民生 硬核复工】
1月底,江苏省发布了关于延迟企业复工的通知,要求省内各类企业不早于2月9日24时前复工。不过,在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的时候,江苏很快行动起来,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在全国第一批转入了“硬核复工”模式。截至3月1日,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数4.47万家,复工面达99%。
2020年2月25日,江苏南通,大地电气圆满完成抗击疫情一线负压救护车关键零部件电线束生产。
2020年3月2日,南通市港闸区秦灶街道八里庙村社区国强路60号园区,世敬工艺品员工为从日本寄来的化妆旅行包订单核算用料、确认工时,做下单准备。
江苏南通港闸区人民法院运用远程视频方式,法院、检察院、看守所、法律援助中心依托网络、四点连线,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防疫物资诈骗案并当庭宣判。
2020年2月20日,江苏南通精华制药中药产品成为抗击疫情抢手货,产能提高到3倍。
2020年2月10日,江苏南通,金秋线带源源不断提供口罩耳带产品,满足各类口罩生产需求。
2020年2月16日,江苏南通,菜农在蔬菜基地采摘新鲜蔬菜保供应。
2020年2月27日,江苏南通,华能南通电厂员工在35万千瓦发电机组调峰过程中观察炉火稳定燃烧情况。华能南通电厂1月20日至2月26日,完成机组深度调峰65台次,共计536.6小时。
2020年2月10日,江苏南通,绿源新材料复工前消毒。
2020年2月21日,江苏南通,中集能源装备复工复产,产品销往海外。Q:你认为什么是摄影?
A:通过视觉作品看到的世界,仿佛不是通过人眼看到的世界的模样,而是更多地满足了人们审美的需求以及内心世界的表达。摄影作品因其光影、节奏、韵律、品位、意境等,表现出很强的吸引力、感染力。摄影让我的业余时间很紧张,也让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摄影让我和大自然结合的是那么紧密,早出晚归的摄影生活,真切地感受着这个世界的呼吸。
Q: 日常喜欢在什么地方拍摄?一般以拍什么为主?
A:日常我什么都拍。纪实、新闻、风光、人文、肖像等等,目之所及,能拍下的就赶紧拍下来,手上有什么器材,就用什么器材,手机、数码单反相机、使用胶片的转机、无人机,逮着什么器材就用什么器材。能拍下来是最重要的。清晨、黄昏,双休、假日,上班途中、公交车上、会场、散步时候,记录历史变迁的题材我拍得格外起劲。
Q: 面对你眼前的这些照片你有什么遗憾或没有?
A:平时的工作很琐碎,也很繁忙,各种学习、会议、总结、材料,还有活动文案、组织、策划、实施,加上接待,处理各种事务。但是,忙归忙,这么多年来,做一行爱一行,其中摄影成为很好的兴趣爱好之一。兴趣真是最好的老师,习惯成自然,一直不曾放弃。
围绕保护母亲河——长江主题的专题拍摄了20多年。近年来,长江渔业资源锐减,自2020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流域开启十年禁渔,渔民曾经的生产生活成为历史。过去拍的这些照片,数码的、胶片的,都成为从“开发长江”到“保护长江”历史进程中一段已经消失、幸有影像留存的不可复制的记忆。现在,长江渔民走向新生活,我还在跟踪拍摄。曾经拍摄的生活渐渐走进历史,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因为一直坚守着摄影,让人生少了遗憾,对未来多了几分期许。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