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寸匠心都是跨越山海的底气

新京报网

text

2020年,初秋,我们走在后疫情时代的延长线上。这场蔓延全球的疫情,带给世间灾难,也激发起人类的斗志;令各国经济蒙霜,却也横扫了诸多浮华造作——黄沙尽头始见真金。

无论是抗疫前线还是后方科研团队,无论是复工复产一线还是扶贫攻坚战场,各行各业的人抖擞起全部精神,人们越发意识到,原来岁月如此宝贵、生命如此厚重、职责如此神圣。

疫情防控、疫苗攻坚、天问发射、北斗组网……我们错过了一个春天,便用夏秋冬来补足。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追求专注、严谨、奉献、“零失误”的工匠精神,从各方凝聚起抗疫合力,赋予了我们跨越山海的底气。

“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早在2000多年前的《周礼·考工记》中,工匠便承载起传承和守护世间万物的责任。

时过境迁,“物”的范围大大扩展。它可以是程京院士手中以厘米计的新冠核酸检测芯片;也可以是“修书人”杜伟生从故纸堆里复原而成的敦煌遗书;可以是王利明教授参与编纂的、凝聚中国智慧和时代风貌的《民法典》;也可以是孟剑锋采用古法工艺,錾刻而成的冬奥会金徽宝。

世间无论何物,弃之则亡,守之则成。精于工,匠于心。与其说,工匠精神是一种对手艺的执念;莫如说,它早已成为万物发展、时代进步不可或缺的灵魂。在广袤的土地上、在繁忙的工厂里、在安静的实验室、在闪烁的屏幕前……工匠精神不仅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阶梯,更是成就公共价值的法门。

放眼疫后世界,工匠精神更显珍贵。当孤立主义、单边主义回潮,倡导开放共享的互联网拉起铁幕;当发达国家集体陷入衰退,全球产业链也遭遇重创,中国的未来发展,已经越来越依赖于我们自己的本事和能量。

在此背景下,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落到细处微处就是将热爱、坚守、创新等工匠精神元素,贯穿到发展的方方面面:去攻坚核心技术、去创造新的业态、去研发高端产品、去挖掘传统文化。让勤劳专注的中国人、独一无二的中国技艺、高品质的中国产品、追求和谐共生的中华文明,作为中国的代言人与世界对话,成为弥合鸿沟、推动发展的积极力量。

正是怀着这样的期许,新京报第四届《大国匠心》系列专题报道再次起航,今年的报道以“匠心·聚力”为主题,以期通过这些大国匠人的困惑和坚守,去挖掘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通过各行各业的工匠故事,为中国经济的巨轮锚定航向。

我们坚信,工匠精神就是汹涌大海里的定海神针,风高浪大抵不过“一寸匠心”。毕竟,每一寸匠心都是中国经济跨越山海的底气。

新京报评论员 孟然 新京报插画 赵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