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2年3月9日,歌剧《纳布科》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首演,幕布落下时,作曲家威尔第一战成名,这部歌剧也在历史的洪流中变身意大利“第二国歌”,即便在176年后的今天,它仍是全球顶级歌剧院的保留剧目。
作为上海大剧院20周年庆典系列演出之一,上海歌剧院联合上海大剧院全新制作了一版《纳布科》,4月11日-13日将于上海首演。
意大利“第二国歌”
史料记载,《纳布科》的诞生纯属偶然。
威尔第的艺术生涯并不平坦,他的第一部歌剧《奥贝尔托》收益微薄,以至于他无法继续在米兰生活,之后,威尔第尝试创作喜剧《一日国王》,同样惨遭失败。舆论界的诟病让威尔第心灰意冷,他甚至打算放弃写作歌剧。
《纳布科》可以说是在斯卡拉歌剧院经理的逼迫下完成的。最开始,威尔第并不准备接手,回家便把脚本扔到桌上,然而,当他看到第一页的歌词“飞吧,思想,乘着金色的翅膀”,激情和灵感瞬间迸发了。
《纳布科》的剧情取材于《圣经》里的一则故事——公元前6世纪巴比伦(亚述人)与希伯来(犹太人)之间的民族冲突。吸引威尔第的那句歌词,正是希伯来囚徒在流放途中的合唱。
这一故事正好应和了威尔第所处的时代背景——1840年代的意大利处于反侵略斗争中,威尔第试图将意大利民众对自由、独立的渴望,幻化到音乐里,用大合唱“飞吧,思想,乘着金色的翅膀”鼓舞时人。
1842年问世当年,《纳布科》在斯卡拉歌剧院演了不下75场,其后两年,它先后在意大利40多座剧场登台。
直到《纳布科》首演后第19年,意大利才正式成为一个独立国家。1871年,意大利定都罗马,同年,威尔第完成了《阿依达》。威尔第见证了国家的诞生,而他的创作黄金期也都是和民族独立统一运动相伴的。
1901年,威尔第去世,米兰28万民众哼着“飞吧,思想,乘着金色的翅膀”为其送葬,响彻云霄的旋律为作曲家的一生画上了休止符。
二战期间,斯卡拉歌剧院遭遇轰炸,片瓦无存,伴着“飞吧,思想,乘着金色的翅膀”,剧院在战后重建,重新开幕。自此,这首大合唱被誉为“意大利第二国歌”。
全新制作上海首演
上海歌剧院联合上海大剧院全新制作的《纳布科》,邀来了指挥家丹尼尔· 奥伦执棒。
从2012年的《波希米亚人》、2013年的《阿蒂拉》,到2014年的《曼侬·莱斯科》,奥伦与上海大剧院数度合作,缘分匪浅。《纳布科》是“2017年新年音乐会”之后,奥伦与上海大剧院的最新合作。
“随着每一部歌剧创作,威尔第的才能也在增长,他的《纳布科》充满了戏剧和音乐张力,非常有凝聚力。”奥伦解读,“飞吧,思想,乘着金色的翅膀”表达了对家园、对自由的渴望,这是全世界人的渴望,不单单是某个民族的渴望。
“同样是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歌剧相对而言不是很难,但威尔第就不同了,他有难度。”奥伦笑说,威尔第不仅是歌剧天才,也是先知,对以色列人而言,他更是意义非凡的一位作曲家。
合唱在《纳布科》里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飞吧,思想,乘着金色的翅膀” 更被视为所有歌剧合唱里最有名的唱段。为此,奥伦特地邀请了一位常年合作的合唱指挥来指导上海歌剧院合唱团。奥伦特别强调,合唱是有很多讲究的,能调教独唱的人,不一定能教合唱。
导演马西莫·盖斯帕隆是意大利人,建筑师出身,在舞美设计上颇有心得。
因为剧中人物性格复杂,导演特意用白蓝两色区分人物关系,白色指代犹太人,蓝色指代亚述人,放眼望去,观众可一目了然。雕像被用来呈现不同的宗教世界,为了重塑古巴比伦王国和两河流域文化,导演为全剧设计了一个20*40米的超大场景,这在他导演过的歌剧里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制作。
三场演出,中国歌唱家张峰、蒙古歌唱家阿马图维希·恩科巴特将分饰纳布科。
“排练很辛苦,但《纳布科》的音乐振奋人心,给人力量。”张峰说,“我本来觉得《纳布科》没那么戏剧,随着排练深入,越来越感觉到它的戏剧化,观众看了会觉得很过瘾,对演员的体力和声音来说也是巨大考验。”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