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耕耘 国际学术舞台唱响“厦大环生”之音

中国新闻网

text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举行建院十周年华诞,回顾十年发展历程。 杨伏山 摄

中新网厦门6月5日电 (杨伏山 吴如宇 诸姮)5日,适逢第50个“世界环境日”,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举行建院十周年华诞,回顾总结十年发展历程,为新一轮发展凝聚力量。

历经十载辛勤耕耘,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突破创新、屡建奇功,被誉为“中国红树林研究中心”和“海洋生态人才摇篮”,在国际一流学术舞台上大放异彩,唱响“厦大环生”之音。

7个教学科研实践基地、研发中心、产学研基地等在院庆大会上揭牌。 杨伏山 摄

该院院长李庆顺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称,2012年,厦大环境与生态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截至2020年已跻身至全球前0.410%;2017年,生态学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该院教授、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吕永龙,日前“经过全球范围的公开遴选”,最终被联合国秘书长任命为“可持续发展目标技术促进机制10人组”成员,成员中涵括各界知名人士和国际组织负责人,既有国际著名科学家,也有世界知名企业家。

厦大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吕永龙接受记者采访。 杨伏山 摄

厦大环境与生态学院于2011年 在原海洋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和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学科基础上组建成立,其建制虽新,学科发展却历史悠久,生态学科更可追溯至1922年厦大建校之初陈嘉庚先生亲自设立的动物学和植物学学科,环境学科也始于1982年厦大成立的环境科学研究所。

如今,厦大生态学学科已形成以红树林与近海生态系统、亚热带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特色的学科体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聚焦海陆界面环境与海岸带可持续发展,打造出“观测-科学-技术-管理”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

资料图:厦大环境与生态学院师生搭乘厦门大学科考船“海洋2号”开展海洋环境科学共享航次调查。 厦大供图

十年来,厦大环境与生态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取得新提升,形成“交叉大融合、实践大课堂、国际大舞台、个性大展示”的人才培养特色和“国际化班、菁英班、卓越班”并行的人才培养模式。

统计数据显示,十年来,学院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1500多名毕业生,其中不少人已成为美丽中国和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

资料图:厦大位于漳江口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涡度通量观测系统。 厦大供图

同时,学院科研水平跃上新台阶、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29项;拥有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8个。

2019年,由该院牵头建设的厦门大学“漳江口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漳江站”),与“东山海洋福建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联合获批为台湾海峡海洋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并于2020年入选国家级择优建设名单。

学院对外合作交流也驶入快车道。与美国马里兰大学等13所境外高校、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议,在科研合作、师生互派等方面开展交流;成立国际咨询委员会、两岸环境与生态联盟,主办或承办20余场大型国际、地区性高水平学术会议。

当天,学院还揭牌了7个该院教学科研实践基地、研发中心、产学研基地等,包括与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净水产业分会共建产学研基地等内容。

此外,院庆活动期间,还将举行“面向新时代的生态学”研讨会,广邀国内4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约150名专家学者与会,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学人才培养”“生态学科技创新与‘四个面向’”“生态学社会服务与‘两山理论’”“生态学学科建设与国际交流合作”四个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和交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