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残儿童护理员:虽非亲骨肉 仍怀慈母心

text

“护理员妈妈”照料孩子们。 杨迪 摄

中新网银川5月9日电 题:孤残儿童护理员:虽非亲骨肉 仍怀慈母心

中新网记者 杨迪

今年母亲节,宁夏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护理员刘金玲是与她抚育的4名孤残儿童一起度过的,虽然与孩子们没有血缘关系,刘金玲却是孩子们心中最信任的“妈妈”。

目前,宁夏儿童福利院收养各类孤残儿童280余人,病残率达98%,这些孩子有的肢体残缺、有的发育迟滞、有的罹患疾病……照顾这些孩子的,则是他们的“护理员妈妈”。

“护理员妈妈”正在给孩子们喂饭。 杨迪 摄

洗脸、穿鞋、喂饭、换尿布……由于身体原因导致孤残儿童普遍自理能力较差,照料他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3岁的莉莉(化名)因罹患脑性瘫痪导致身体发育迟滞,至今不会说话、走路,并且吞咽困难。为了让莉莉顺利进食,“护理员妈妈”杨素琴每天会将她抱在怀里,用小勺将食物小心翼翼地送进莉莉口中。

除去照料孤残儿童的生活起居,护理员们还承担着对他们的教育任务。抬头、翻身、爬行、走路……许多正常孩子可以轻松独立完成的动作,对这些孤残儿童而言却十分困难。“和照顾自己的孩子不一样,照顾这些孩子责任更大,需要更多的耐心。”杨素琴说,“护理员妈妈”会根据每个孩子的身体状况为他们设立相应的教育目标,“有的孩子身体僵硬,我们就会做一些抚触、按摩;有的孩子不能抬头,我们会慢慢地引导他(她)去抬头。孩子们哪怕取得一点点的进步,我们都非常开心。”

“护理员妈妈”正在照料孩子午休。 杨迪 摄

虽然被亲生父母抛弃,这些孩子却又在“护理员妈妈”的身上找到了缺失的母爱。发育迟滞的莉莉最喜欢“妈妈”温暖的怀抱;先天失明的庆庆(化名)听到呼唤,就会跑回“妈妈”的身边;活泼可爱的彭彭(化名),深受“妈妈”们的喜爱……在刘金玲看来,为这些孩子带来足够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弥补他们情感的缺失,他们也会回之以充分的依恋。

“护理员妈妈”陪孩子们玩耍。 杨迪 摄

在宁夏儿童福利院,许多孤残儿童会通过被爱心人士收养的方式回归家庭,这也是目前公认的最好的保障方式。

对“护理员妈妈”们而言,与自己的孩子分别是一件既高兴又心酸的事情。“和孩子分开时特别难受,但理智又告诉自己,离开我们融入社会家庭,是这些孩子最好的道路。”刘金玲说,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孤残儿童能够被爱心人士收养,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