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記者劉偉)38歲的胡夢(化名)與結婚4年的丈夫剛子(化名)離婚了。而他們的離婚,竟是源於一部手機的“插足”。
即便在辦理離婚手續的當天,剛子仍在低頭玩手機。胡夢忍不住開口道:“都到這時候了,你還放不下手機。要不是因為手機,會鬧到這份兒上嗎!”
在北京市西城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胡夢向記者回憶起2000年與剛子在QQ上相識的情景。在網戀不被看好的時代,北京的胡夢對著一部手機和西安的剛子開始了談情說愛。
發短信、打電話、QQ聊天、微信語音,手機在愛情長跑11年的兩人之間牽線搭橋。2012年,剛子在電話上對胡夢求婚成功了。
每個月200元的電話費、流量費支出,胡夢覺得值得。但與剛子喜結連理的喜悅2年後漸漸消失。胡夢發現,近在身邊的丈夫幾乎是不分晝夜地“玩手機”。
胡夢說,每天除了睡眠和工作,剛子在家的5小時中,4個半小時在看手機。胡夢說,“後來,我們因無話可說,矛盾不斷升級,直至分居。但他還是每晚把手機捧在手裏。手機比老婆親,日子怎麼過呢?”
手機從當初的“紅娘”變成夫妻間的“第三者”的情況,對於“80後”離婚夫妻來說並不鮮見。
北京的婚姻諮詢師傅新說:“多數來諮詢婚姻問題的年輕夫妻都提到配偶患有‘手機依賴症’。”比如,微信朋友圈中,各種求點讚、曬幸福、曬美食,其實都是為了滿足“被關注”的心理需求,但由此往往忽略了配偶的存在。
長期研究手機傳播與人際關係的復旦大學副教授胡春陽認為,要正確看待手機在婚戀關係和人際傳播中的作用。他說,大量研究證實,手機傳播可以促進浪漫關係的保持和發展,中國人表達情感的方式通常是含蓄婉轉的,但調查發現通過手機青少年和異性閒聊情感話題非常普遍。手機也把那些離別的夫妻連在一起。
胡春陽說:“雖然沒有人統計中國當代有多少情侶之間最後的窗戶紙是通過手機短信、微信捅破的,但被訪問的大學生普遍報告說手機是求愛的重要工具。”
“80後”創業者劉敏也反對將手機“妖魔化”。有社交恐懼症的她認為,手機使得她的人際關係變得輕鬆。“吃飯、上下班、開會、打車,人們幾乎離不開手機,但是生活節奏再快,愛情都不能被犧牲。”劉敏說,她對夫妻感情生活的品質要求高。
她與愛人相識於微博,私信聊天1個多月後見了第一面。從戀愛到結婚,除了必要的電話、微信溝通,劉敏和愛人都不喜歡通過手機傳遞碎片化的愛情信息。“很多時候,手機聊天沒有表情,語氣完整的語句,也容易造成誤會。”劉敏說。
曾幾何時,寫情書這種被視為情人間最浪漫的事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消失了。但在29歲生日那天,劉敏收到了愛人送上的一封情書。此後,每年生日,她與愛人都會互寫情書,即便早已過了熱戀期,“把一段時間以來,你對對方的想法、感受總結一下,即便是在電腦上寫,也很美好,而寫的過程感覺很莊重。”劉敏說。
雖然劉敏沒有“手機依賴症”,但她承認現代人的生活已離不開手機,“就像電視、電腦,手機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但仍不可以取代生活”。
胡夢羨慕劉敏的愛情,個性獨立堅強的她認為在現代婚姻關係中,女性也要保有話語權,離婚不是目的,她只是不想要低品質的、被手機切割為碎片的愛情。
據國家民政部《2015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2015年全國辦理離婚手續的共有384.1萬對,比上年增長5.6%,這意味著自2003年以來,中國離婚率連續13年呈遞增狀態。然而,手機究竟起沒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仍是有待研究的課題。
傅新說,“80後”正在成為離婚大潮中的“主力軍”,從他接觸到了近百對調解婚姻的夫妻的案例來看,溝通不暢引發婚姻矛盾十分普遍,而手機成了導火索。
還在讀大二的李薇薇一想到手機可能是埋藏在愛情中的“手雷”就十分困惑,甚至擔憂自己未來要不要結婚。“手機的功能太強大了,一個淘寶或是微信APP就能搞定我衣食住行的全部,我的一天從手機開始,在手機中結束。”
其實,很多人的癮來自於對於強大的移動網際網路絡的癡迷。為此,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總醫院於2008年牽頭制定了《網絡成癮臨床診斷標準》,將網絡成癮列為臨床疾病。
無論是與愛人相處還是陪伴孩子,劉敏都會有1-2小時要求自己和愛人不把手機帶在身邊。“其實習慣就好了,夫妻之間也好,親子關係也罷,要想獲得高品質的陪伴,就不能受到干擾。這是出於對愛人和家人的尊重,也是愛的底線。”
胡夢覺得不能把離婚的責任簡單歸咎於手機,畢竟他們曾隔著上千公里打電話發短信,手機裏藏著他倆曾經的愛情。
胡夢說:“我有時也癡迷於用手機等數字化產品看視頻、打遊戲,也許夫妻之間應該嘗試‘關掉WiFi半小時’,幫助我們真正在日常生活中擺脫手機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