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权烂账:美式“救援”将阿富汗人分三六九等 美外交官销毁一批阿富汗人护照

text

近日,一位美国社交媒体大V在捐款网站发起众筹募捐,称希望可以组织航班,对300多名阿富汗人展开“紧急救援”。发起者强调,要救助的人都是所谓的“高价值目标”……美式“救援”,还要把阿富汗人分三六九等?

喀布尔机场的混乱局面仍在持续。连日来,涌向喀布尔国际机场的阿富汗人,有相当一部分,或许是听信了美军此前的承诺,以为此前为美国人提供了服务,就可以跟随美军的撤离行动,一起离开阿富汗。

美军实际控制下的喀布尔国际机场,正在用暴力手段维持秩序。美军在机场里开了枪,把当地面孔的人撵了出来,还朝机场外扔了许多催泪弹。据报道,仅在16日,美军就在喀布尔机场开枪造成3人死亡。

有人把孩子高高举起来,越过铁丝网,送入机场。不过,英国国防大臣本·华莱士表示,不会让落单的未成年人离开。

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近日表示,阿富汗喀布尔机场的残酷景象,令西方蒙羞。

美国官方撤离得匆忙狼狈,根本无暇顾及那些希望跟着逃离的阿富汗难民,这让一些美国“网红”、“大V”坐不住了。近日,有人在捐款网站发起众筹募捐,声称希望可以组织航班救援300多名阿富汗人。

募捐发起者在声明中强调,要救助的人,包括性少数群体权利捍卫者、人权律师和翻译等,并且说,他们是所谓的“高价值目标”。

美国一向以世界上的人权教师爷自居,声称“人人生而平等”,并将其作为美国立国的基本原则。既然人人生而平等,那么,为什么实施人道主义救援时,还要再分三六九等呢?

然而,即使美国大V们把在战争中流离失所、在饥荒中食不果腹的、最需要人道救援的普通阿富汗民众过滤掉,美国国务院仍然态度暧昧。他们在一份声明中模棱两可地表示:“无法证实这些努力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美国政府曾经承诺,要接纳2.2万名曾为美国工作的阿富汗人,但直到上周五,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赖斯披露的、实际依靠“特殊移民签证”抵达美国的阿富汗人只有2000。

普赖斯:“我们已经根据‘盟友庇护行动’将2000名‘特殊移民签证’申请人转移到美国。多哈非常慷慨地同意,在这些处于危险中的阿富汗人接受审核并继续前往最终目的地之前收容他们。”

另据媒体估算,有资格申请“特殊移民签证”的阿富汗人在5万到8万之间。目前,美国发放签证的速度是每周800多人。僧多粥少的局面下,有不少人可能已经永远拿不到这份签证了。据美国有关部门证实,美国驻喀布尔的大使馆,日前销毁了一批阿富汗人护照。

没有护照、没有签证,即便那些阿富汗人对美国有再多“价值”、即便有人愿意承担他们飞往美国的成本,他们也会被美国移民局拒之门外。

阿富汗有数千万人口。如今想要从喀布尔机场离开的,其实仅仅是他们当中的极少数。

国际社会仍在担心——受到战争和旱灾影响,阿富汗1/3的人口面临严重或非常严重的饥饿风险。而一旦阿富汗的战火进一步延烧、或者是粮食危机进一步蔓延,留在阿富汗的人们,还有可能不得不选择跋山涉水,去寻找更太平的落脚地。

根据联合国难民署提供的数据,自今年以来,由于安全局势恶化,已经有超过55万阿富汗人在国内流离失所。近日,又有报道,塔利班接管阿富汗引发了一些国家对阿富汗人大量外逃和欧洲难民危机重演的担忧。临近阿富汗的巴基斯坦、土耳其、伊朗已经表示,计划将难民隔离在边境附近的临时住所。

这些普通的阿富汗人,拿不到美国签证、也买不起洲际航班的机票。他们更可能的行进路线,是穿越伊朗和土耳其,设法进入欧盟的边境线——美国仓皇撤退带来的难民危机风险,很可能最终要由它在欧洲的盟友们被迫分担。

这就是在阿富汗军事干预20年,如今又仓促撤军的美国,在阿富汗留下的难民问题“烂摊子”。

多年前,美国士兵被派往阿富汗的时候,他们本以为,是要去帮助阿富汗建设国家和建立所谓的“民主制度”。一名曾在阿富汗作战的美国老兵科里·米尔斯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们最后发现,他们错了。

在所谓“国家建设”的幌子下,美国留给阿富汗人民的,是无限的伤痛。据“对武装暴力采取行动”组织的统计,2016年至2020年间,约1600名阿富汗儿童在北约联军主导的空袭中死伤。长年战乱导致阿富汗经济凋敝,超过70%的民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失业率接近40%。另据媒体报道,美军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中,还经常强闯民宅、肆意搜捕,甚至射杀平民,给当地民众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

而就在阿富汗人道主义危机迫在眉睫的当下,美国仍在卡着塔利班的“钱袋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断了提供给阿富汗的援助,塔利班也难以获得阿富汗政府存在美国的海外资产。

最近几天,美军仓皇撤退带来的一片乱局中,急于自我解套的拜登总统,倒是说出了一句大实话——美军去到阿富汗,从来都不是为了让阿富汗人过得更好。

拜登:“我们在阿富汗的任务从来就不应该是国家建设,从来就不应该是创造一个统一、集中的民主国家。我们在阿富汗唯一重要的国家利益至今仍然是:防止对美国本土的恐怖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