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馬拉拉獲2014諾貝爾和平獎

亞太日報

text

馬拉拉

【亞太日報訊】據聯合國網站消息,諾貝爾委員會10月10日宣佈,將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授予維護女性受教育權利的巴基斯坦少女馬拉拉優素福紮伊和印度兒童人權活動家薩蒂亞爾希。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兒童基金會、教科文組織等聯合國機構紛紛發表聲明對兩名獲獎者表示祝賀,稱希望他們的獲獎將有助於在全球範圍內進一步推動兒童權利。

曾因爭取女性受教育權利而遭到塔利班槍手暗殺的17歲巴基斯坦少女馬拉拉,在此前就已是熱門人選之一。馬拉拉因致力於斯瓦特地區和平而備受讚譽。雖然塔利班禁止斯瓦特地區女性接受教育,但是馬拉拉不僅繼續學業,還致函外媒,為巴基斯坦婦女和兒童爭取權益。

2012年10月9日,馬拉拉乘校車回家時遭到槍擊,傷勢嚴重,現已恢復。2011年12月,她被巴基斯坦政府授予“國家青年和平獎,並成為這一獎項的首位得主。

馬拉拉曾經是2013年諾貝爾和平獎的人選之一,而最終落選。今年諾貝爾和平獎揭曉之前,馬拉拉再度被視為熱門人選,而其他如教宗方濟各、在剛果救助許多強暴受害者的醫師穆克維格(Denis Mukwege),包括前蘇聯總統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等人,也同時被視作是熱門人選。另外,日本的“憲法第9條守護行動亦在候選名單內。

馬拉拉的女性維權之路

在1997年馬拉拉出生之時,他的父親、當地的社會活動家齊亞丁開辦了幾所學校,收留了超過1000名學生。對開辦學校的原因,齊亞丁解釋:“伊斯蘭教教導我們,接受教育對男女來說都是必須的,這也是先知的教義。教育是光明,無知是黑暗,我們必須從黑暗走向光明。父親的堅定信念影響了馬拉拉整個成長歷程。她在學習的環境裡長大,繼承了父親對教育的重視理念,成為強力對抗塔利班意識形態的象徵。

在父親的鼓勵下,馬拉拉迅速因宣導女性受教權而成名。她組織成立馬拉拉教育基金會,幫助斯瓦特的窮困女孩上學。父親的勇氣同樣給了馬拉拉持續的榜樣。塔利班組織在斯瓦特地區禁止女孩接受教育,攻擊了上百所學校。身為斯瓦特國家和平委員會主席的齊亞丁,曾冒著死亡的威脅對抗塔利班,拒絕取消學校正常的教學。

熟悉馬拉拉的一位巴基斯坦記者兼紀錄片製片人說,齊亞丁給了馬拉拉很多關愛、力量和信心,馬拉拉那麼富有主見也是因為父親在給她鼓勁。

2009年,不到13歲的馬拉拉開始為英國廣播公司(BBC)烏爾都語網站撰寫博客,以親身經驗記錄塔利班統治下的生活,包括禁止女孩上學的政策以及恐怖活動等。那一年正是塔利班的勢力橫掃斯瓦特地區之時。馬拉拉給這一系列日記起了一個筆名叫Gul Makai,普什圖語中意指矢車菊,同時還是當地很多民間傳說中女英雄的名字。

由於公然反抗塔利班的政策,2012年10月,馬拉拉在校車上遭塔利班武裝分子槍擊,頭部中彈。幸運的是,在英國接受治療後,馬拉拉恢復良好。當時只有15歲的馬拉拉在回顧遇刺場景時稱,“對於普通人來說,生命是普通的。但對於那些敢於發聲的人來說,生命就必須冒險。

英國前首相布朗稱評價,馬拉拉遇襲促成了一場巴基斯坦兒童運動,他們穿著印有“我是馬拉拉的T恤大膽主張他們的權利。他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說,“許多巴基斯坦年輕人已經看透了塔利班組織的虛偽嘴臉,這些人剝奪著數百萬年輕男女受教育的權利。雖然馬拉拉受重傷暫時沉默了,但還有上千個馬拉拉不會甘於沉默的。

2013年4月,馬拉拉登上美國《時代》的封面,並被選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百人;7月,聯合國宣佈將她的生日定為“馬拉拉日;11月,美國總統奧巴馬夫婦在白宮會見了馬拉拉。當年,她還成為諾貝爾和平獎的熱門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