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圓創作”,網絡文學的跨界360?

36氪

text

起點中文網在 2003 年首創的 VIP 計畫—千字付費閱讀模式在當時而言的確具有里程碑意義,網絡寫手們在此商業模式下壓力下的每日更新與“長篇巨制也成了圈中常態,很多時間內盛大式的版權二次倒賣一度也成了最主流的贏利模式,當然,騰訊、百度等巨頭也正在認識到網絡文學在整個“泛文化產業格局中的源頭地位,他們也從 2013 年開始,紛紛在這一領域開疆拓土,如今也在越來越注重全產業鏈的深耕,比如騰訊互娛旗下現已有騰訊遊戲、騰訊動漫、騰訊文學之後,騰訊影視四架馬車。

業內對網絡文學應該在版權運作上深耕細作已有共識,但對眾多沒操盤能力的創作者群體而言,除了單純出售版權外,有沒有一種更健康的平臺讓他們營收更可持續?

移動端讀寫社區“湯圓創作CEO 周瑋認為,移動端網絡文學社區搭建的應該是社群經濟,或者說是粉絲經濟。跟小米硬件“免費(很便宜)的道理一致,他認為閱讀網絡文學作品本身是應該免費的,真正收費的應該是圍繞原創作品衍生出來的增值服務,一個作者如果能經營好自己的一杆粉絲,打賞、跟文學作品相關的插畫、電子書、T 恤、周邊手邊等,哪怕是書中提到的一款杏仁茶都有可能因為集結了讀者對某種世界觀、生活方式的認同而產生附加值。而群族是對接電商的最好單元,更何況是由一種生活方式聚合的群族。而且圍繞原創作品、增值服務產生的所有收入均歸作者所有,湯圓不從中抽成。

可是粉絲哪裡來呢?一部作品要紅得靠版權運作(這才是湯圓理想的收入來源),目前湯圓設想的主要通過兩種方式獲取 IP,一種是簽人,另一種是簽作品。對第一種而言,周瑋覺得這部分作者應該占到平臺的 5%,而另一種或能占到 30-40%。通過成為簽約“藝人或出售某部作品的版權,相應的作者能夠因此得到平臺的包裝。總之會圍繞服務好創作者這一核心為平臺創造價值,比如也會定期為作者提供講座培訓等等。

必須說的是,湯圓創作的內容出品負責人正是當年 17K 小說網重要創始人員之一的血酬,該公司還合併了一家叫“讀點文化的公司,成員是一群做“90 時代電子雜誌的文學愛好者,幾個創始人都自己出過書,是中國微型小說協會成員,有個還拿過國際獎項。這個團隊的職責主要在內容建設,及編劇、微電影業務探索方面。現在,湯圓已經在跟幾家影視製作公司商量合作事宜了。這家公司還已確定跟作協下的二級協會承辦明年第三屆華語微型小說大賽。

就產品本身而言,湯圓創作使用體驗還不錯,支持移動端圖文混排,排版也很講究,下一步會完善內容發現的標籤體系,付費道具也會跟上來。另一方面也會在社交上更下功夫,可能會加入 LBS 特性。這個社群不必只線上上,線下也有聚的需求,周瑋告訴我說年底他們還會開設自己的咖啡館—叫“有故事的咖啡館,他還戲言道,“先把牛吹出來,然後哭著逼自己幹下去了...

於 2014 年 8 月份獨立出來的湯圓創作目前總用戶量 100 萬,共有作者用戶 7 萬人,月活作者 2 萬,平臺上約有 12 萬部作品,千字以上的有 42000 部。次日用戶留存 50%,月留存 30%。

還有一個資料讓人驚訝——湯圓上有80%的作者在移動端碼字。長篇小說是種不會消失的閱讀品類,但移動端注意力資源的渙散也是鐵的事實,適應手機這設備的文學社區的機會也不可小覷。

那麼,以上的玩法巨頭也懂吧?“我覺得方向大同小異。騰訊泛娛樂戰略其實也在這方面前進,但我之前做了簡單分析,個人認為它不一定適合,因為他們現在體量太重了。手裡的賺錢作者太多,也有賺錢途徑,這就意味著既得利益者可能會是變革中的阻礙。周瑋這樣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