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澳大利亚在“反华”道路上越走越远,不断在双、多边场合寻求“志同道合”者的支持,尤其是其亲密盟友、近邻新西兰的协同。新西兰却似乎有意保持自身外交的独立性,在西方“反华”浪潮中坚持与中国建立“互相尊重、成熟的双边关系”,甚至明示对“五眼联盟”扩大其职权范围感到“不适”。中国民众虽然对新西兰近年在涉疆、涉港等问题上的“执迷不悟”多有不满,但更好奇为什么新西兰在西方“反华”舆论和举动不断升温的背景之下,采取不同举措、坚持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扩大经贸往来?
首先要说明的是,新西兰在西方所谓的民主、人权等问题上与美澳等国的观点立场并无二致。不同的是,新西兰采取了更为“独立”的发声方式,并在部分问题上基于自身利益、外交传统和国际道义,保持了理智、务实的客观性。例如,2021年4月,面对美澳欧日在新冠疫情溯源问题上联合对华施压,新西兰并未选择加入,而是发表正式声明,表示“完全支持”WHO领导的新冠病毒溯源调查,明确反对将疫情政治化,提议尊重科学方法溯源。
通常而言,小国在国际关系中并无太多战略自主的资本,新西兰却有着深厚的“独立外交”传统。例如,1986年通过无核化、2003年拒绝加入联军入侵伊拉克等重要举动,备受世界瞩目。据新西兰前总理海伦·克拉克回忆,1984年12月,她作为第一个出现在华盛顿的工党成员,向美国宣讲“新西兰的无核化雄心”,遭遇当时里根政府国家安全圈子和部分新西兰官员的强大阻力。因坚持无核化、拒绝美舰访新,新西兰被美国从盟友“降级”为“友好国家”、中止防务合作,对美新关系此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新西兰人并未因失去了“美国盟友”的头衔而懊悔,反添了几分民族自豪感。
新西兰的独立外交传统根植于其历史传统和社会文化。纵观世界殖民史,新西兰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一样,都有着“日不落帝国”的深刻“烙印”;与澳大利亚长期毗邻而居,“共同语言”更多。然而,新西兰却形成了与美澳截然不同的民族性格。历史上,美澳将屠杀土著甚至种族灭绝的血腥途径作为开国之基,而新西兰虽也有殖民者与原住民之间的战争,却最终将英国人和毛利人谈判达成的《怀唐伊条约》作为其建国的原点,将《怀唐伊条约》签订日作为重要节日,也是实际意义上的“国庆日”。在社会层面上,新西兰在二元文化主导下,形成了开放、包容的多元社会,并引以为傲;澳大利亚尽管也采取“多元文化主义”处理国内的族群关系,促进民族和解与社会认同,但在相当漫长的灭绝、隔离、同化政策影响下,种族主义仍有存在土壤。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新西兰人逐渐形成了更缓和、平静的处事偏好和兼具理想主义、务实主义的民族性格。
“为了所有新西兰人的长远利益”。2020年11月,阿德恩领导的新西兰工党在大选全胜之后,组建了“史上最多元”内阁,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有着毛利人传统“莫克纹面”的首位女外长马胡塔。施政半年多来,新西兰的外交政策呈现更多“新西兰特色”和“二元文化”特征。面对当前美澳的“拉帮结派”,新西兰在对华政策上回归了一贯的平衡务实风格,新班子的外交策略更加明晰,即从自身长远利益出发做出更为独立的外交选择、制定新西兰的对华政策,不是随美起舞、也不“唯澳是从”,更不是“背弃西方、倒向中国”。
诚然,经济利益的考虑不容忽视。中国是新西兰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地、第二大投资来源,疫情之下新西兰的经济复苏比以往更需要稳定的中新合作。同时也不应忽视,新西兰在维持自身的独立外交传统,同时寻求与中国建立更加“成熟”的双边关系。2021年4月,马胡塔在对华政策讲话中,将中国与新西兰比作“龙与塔尼瓦(毛利神话中的水中猛兽)”,以此象征双方特殊的传统习俗和价值观:“这些习俗和价值观必然会有不同之处,但都应予以维护和尊重”。6月22日,在与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的视频会晤中,马胡塔进一步提出,中新有很多“共同点”,应“在有共识的领域加深合作、在有分歧的领域加强沟通”。阿德恩总理也曾坦言,基于不同国情,中国与新西兰在一些问题上“没有、不能也不会达成一致”,但两国关系不能“以分歧来定义”,中国和新西兰可以向世界表明,“两个有能力的政府,能摆脱意识形态和哗众取宠,为相互利益共同努力”。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