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考后2分钟试题就被考生发到58个人的群聊中,没过多久群内有人给出相应答案……安徽省2020年高职院校分类招生考试出现泄题一事,近日引起舆论广泛关注,6月1日,安徽省教育厅透露,当地公安机关已展开调查,并初步锁定相关当事人,后续情况会通过官方途径向社会公布。
新京报“我们视频”今天又披露了很有信息量的细节:在群里回复答案的两人程某和凌某,正是怀宁县职教中心的教师。作弊者的同学称,可能是因他成绩差,老师想帮他一把。
学生微信群泄题、老师帮忙传答案,这番操作委实让人大跌眼镜。就算是“帮学生”,也不能这样配合作弊——那不是“帮”,是“害”。
该事件中,师生配合着舞弊,确实匪夷所思。从目前情形看,考生将试题发到班级群里,老师在群内作答,事后有学生还在群内表示“还可以这样的?”这指向的似乎不是什么舞弊利益链和暗箱操作黑产,而是一次不守规则跟不守规则的“嵌合”。
对于发送答案的教师而言,配合学生“作弊”,或许是出于“好心”,而不是什么利益勾连。但即便如此,这番操作都有失操守、失了底线。
根据安徽高职分类考试网信息显示,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是指由高等职业院校在高考前组织命题、考试、评卷等,直接报省(市)教育考试院核准备案录取,这一类型的考试也是名副其实的国家级考试。作为教师,越是在这样重大的考试中,就越要恪守底线。学生“泄题”老师帮忙传答案,是对其他考生的不公,也损害了考试的公平性。
但“传答案”的老师,似乎低估了他们“随手一帮”的严重性——近年来,法律法规对国家级考试作弊的规制越来越严,针对部分考试的“作弊入刑”也已照进现实。在此背景下,在高职院校分类招生考试中给学生传答案,性质可能就不是“帮一把”那么轻了,很可能逾越了法律底线。
说到底,考试公平不能踩踏也不容轻忽。学生平时在微信群里讨教问题没问题,但考试场合“泄题”无异于“抛雷”,老师“接雷”,只能是害人的同时也害自己。
事到如今,涉事考生作弊可能把老师“拉下水”,对社会各方也是一堂“规则意识课”:维护公平,需要每个人都恪守规则、严守底线,别在姑息乃至配合作弊中踩了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