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評級機構對中國的評級為何“打架”

text

【亞太日報訊】(記者 徐豪)4月12日,在“惠譽評級中國信用市場論壇”期間,負責主權評級業務的惠譽評級聯席董事費安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目前市場最為關注中國面臨的下行風險包括“硬著陸”、金融體系崩潰和人民幣大幅貶值,但從評級展望角度而言,惠譽認為這些風險出現的可能性較低。

在此前的3月份,國際評級機構穆迪與標普相繼將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由“穩定”下調至“負面”。同樣作為國際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惠譽則在4月6日發佈的報告中,仍維持對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前景“穩定”的判斷。

這些機構的評級結果為何存在偏差?該如何看待?

穆迪、標普高估了中國經濟面臨的困難

中國經濟發展潛力巨大、韌性很強、迴旋餘地廣闊

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 我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貿易國,自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一直是全球最重要的增長引擎和穩定力量。當前全球經濟復蘇面臨極其複雜的形勢,我國保持經濟穩定增長,是主動承擔國際社會責任、為全球經濟復蘇貢獻一份力量的切實舉措。即使在全球經濟整體復蘇疲弱乏力的背景下,我國經濟依然實現了較高的增速。2015年,我國GDP增速為6.9%,據有關數據顯示,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25%。

同時要看到,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潛力巨大、韌性很強、迴旋餘地非常廣闊。“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了今後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提出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發展新體制、優化現代產業體系等重大舉措。《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提高供給體系的品質和效率,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增強持續增長動力。中國經濟隨著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深化,以及相關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實,將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這將為主權信用評級的長期穩定提供堅實的保證。

此次穆迪、標普將我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調整為“負面”,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了我國經濟面臨的困難,低估了我國推進改革、應對風險的能力。評級公司對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實體經濟債務、國有企業改革、金融市場風險等方面的擔憂,是沒有必要的。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和結構性改革取得的進展,評級公司還需要深入瞭解和全面評估。

中國債務與美歐日等市場債務有本質不同

中國需增強在國際評級市場上的話語權

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管理合夥人張連起: 從市場影響看,穆迪、標普下調我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以後,境內股票市場、債券市場、人民幣匯率走勢並未受到展望下調的影響,境外主權債券收益率、離岸人民幣匯率也未因此出現波動,說明市場投資者並未受其影響,保持了較強的信心和良好的預期。

不能因為某些機構在某個節點得出“短視”的評級結果,就否認向好的經濟發展勢頭。

中國政府的債務與美歐日和其他新興市場的主權債務有本質不同。相對於其他國家將債務用於養老等消費,中國的大多數債務通過投資變為資產。這決定了同樣的負債率,給中國政府帶來的負擔和隱患,遠遠不能與其他負債國家相比。至於地方政府債務,新預算法實施以來,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管理和預警機制得到系統加強,“借、用、還”的一系列規範清晰有效,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實現了市場化轉型。因此,中國財政赤字和負債在償付能力以內適度擴大,並不是單純利空,反而是利好,適當花明天的錢解決當前結構性問題,補齊民生短板。

根據較長時間段的數據表現來看,中國經濟隨著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深化,以及相關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實,將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這將為主權信用評級的長期穩定提供堅實的保證。另外,希望未來幾年,中國本土的專業性評級機構能快速發展,增強在國際評級市場上的話語權。

今年中國經濟有望階段性觸底,開始企穩向好

面對經濟下行壓力,要堅持市場化取向、注重機制創新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 市場專業人士會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也會有更為全面和科學的分析判斷,因此評級結果還未對市場上產生特別明顯的影響。對於評級結果,社會的重視程度在降低,認識也趨於理性。我們需要做的是,避免對其產生過度悲觀和恐慌的情緒,應對評級結果進行充分的討論,用中肯的態度,對確實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設性的觀點和建議。

今年中國經濟有望階段性觸底,開始企穩向好,對接中高速發展平臺,這將開啟新的發展階段。階段性觸底的信號已經在逐步釋放。比如,製造業利潤實現正增長,PMI指數這一先行指標也開始向好;施工機械的訂單數全線飄紅,印證了前一段時間專案落實陸續到位;鋼鐵行業的訂單數也在增加……這些都是好兆頭。另外,大力推進PPP等穩增長的措施繼續發揮作用,積極財政政策也在繼續發力,這些在評級中都沒有得以體現的“正能量”,恰恰是判斷中國經濟向好最真實有效的指標。

未來,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各方面改革進程中,首先要堅持市場化取向,淘汰落後產能;政府還要在注重機制創新,通過PPP、政策性金融和開發性金融、產業基金等供給側改革的機制創新,加快結構優化,釋放市場活力的同時,繼續支持生產率整體躍升的超常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