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1月8日凌晨向驻有美军的两个伊拉克军事基地发射数十枚导弹。美国五角大楼随后予以证实并表示正在考虑如何回应。国际社会对海湾地区局势紧张升级感到担忧,美方下一步对遇袭的回应将成为决定局势走向的关键。
伊朗官方媒体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1月8日援引伊斯兰革命卫队声明说,作为对美军打死伊朗军事指挥官苏莱曼尼的报复行动,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8日凌晨向驻有美军的两个伊拉克军事基地发射数十枚地对地导弹,行动代号为“苏莱曼尼烈士行动”。声明要求美国尽快从中东地区撤军,否则伊朗将发动更多袭击。美国国防部随后证实该消息,称正在进行情况评估并考虑如何应对。目前美国方面还没有正式宣布此次遇袭的具体伤亡情况。
连日来,美国与伊朗矛盾激化,海湾地区局势前景难料。多国专家学者认为,美方的军事冒险行为违背了国际法,关闭了美国与伊朗和平谈判的路径,增加了爆发战争的风险,也使中东局势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对此,国际社会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避免局势持续升级。
伊朗最高领袖:伊朗对美军基地的空袭行动是“打在美国脸上的一记耳光”
此次遭袭的阿萨德空军基地是伊拉克第二大空军基地,位于安巴尔省省会拉马迪以西约110公里处的巴格达迪镇附近。这里是美国在伊拉克驻军人数最多的基地,同时也驻扎着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国际联盟的多国部队。
伊朗媒体报道称,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当天出现在伊朗负责协调袭击美军行动的军事指挥部。哈梅内伊称,伊朗对美军基地的空袭行动是“打在美国脸上的一记耳光”,“该地区不接受美国的腐朽存在”。他还表示,苏莱曼尼之死意味着“一场革命还在进行中”。
伊朗外长扎里夫8日表示,伊朗根据联合国宪章采取了“成比例的自卫行动”并且已经结束,伊朗不寻求局势升级或战争,但将捍卫自身免受任何侵略。
美军基地被袭后,美国总统特朗普迅速在白宫召集国务卿蓬佩奥、国防部长埃斯珀等官员商议中东局势。当地时间8日,特朗普发表电视讲话表示,伊朗的这次袭击没有造成美国人员伤亡。特朗普强调,“伊朗永远不会拥有核武器”,伊朗必须放弃其核野心,并终止对恐怖主义的支持。他还宣布对伊朗施加额外的惩罚性经济制裁,并考虑其他选项,以回应伊朗的导弹袭击。“这些强有力的制裁措施将一直持续到伊朗改变其行为。”
美国国防部发表声明称“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和保卫美国在该地区的人员、伙伴和盟友。”埃斯珀7日表示,“美国不是寻求与伊朗开战,但我们做好了打完一场战争的准备”。
舆论分析指出,伊朗发动此次报复袭击,意味着美伊可能进入直接军事冲突阶段。国际社会担心中东已走在战争边缘,美方下一步对遇袭的回应将成为决定局势走向的关键。
专家学者:美国的军事冒险行为违背了国际法,增加了爆发战争的风险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评论说,此次伊朗的报复行动大大加快了美伊紧张局势升级的进度,未来美伊可能会陷入“打击与报复”的恶性循环,不排除出现局面失控滑向全面战争的可能。
《纽约时报》评论说,伊朗从本国境内发射弹道导弹袭击美军基地,“这是一次大规模的对抗升级”。该报评论员米歇尔·戈德堡表示,美国一个“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暗杀决定,正把中东地区引向“新的毁灭性冲突边缘”。
此次美伊矛盾激化,主因是美国1月3日针对苏莱曼尼所采取的暗杀行动。美国的军事冒险行为正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忧虑和质疑。多国专家学者认为,中东形势恶化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美国对受伊拉克政府邀请到访的第三国军事领导人实施“定点清除”,是对伊拉克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严重侵害,有违《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以及国际关系准则。
有专家指出,美国滥用武力的做法害人害己。目前,美国国内的安全威胁级别已被提升至“9·11”事件之后的同样等级。美国联邦航空局表示,考虑到“军事活动增加以及有识别错误的可能性存在”,禁止美国民用飞机在伊朗、伊拉克、波斯湾和阿曼湾上空飞行。
连日来,美国社会团体和普通民众举行了70多场反战活动,抗议政府的极端做法。美国民众的悲观情绪正在蔓延。根据路透社与民调机构益普索的一份民调,美国53%成年人不赞同美国对伊朗现行政策,比去年12月的类似民调增加约9%。约90%的民主党人和50%的独立人士不赞成美国对伊朗政策。调查还发现,71%的美国人认为未来几年美国将与伊朗开战,较去年5月的调查高出20%。
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表示,“美国和世界承担不起战争”,要求美国政府“结束不必要的挑衅”。美国参议员孔斯表示,希望总统能向国会提供“明确的战略以避免局势升级”。美国参议员沃伦说,“美国人民不希望与伊朗开战”。
美国赖斯大学贝克公共政策研究所专家克雷恩认为,美国的军事冒险行为违背了国际法,增加了爆发战争的风险。美国一味采取“法外行动”,罔顾盟友反应,将使地区局势更加危险。
不过,英国广播公司分析认为,伊朗这次“复仇”显然是精心安排的,以尽可能避免对美方造成过大实际损害。尽管美国和伊朗都发表了强硬言论,两国都不想卷入更大规模的正面冲突。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助理教授、伊朗问题专家托马斯·朱诺认为,伊朗发动此次袭击,一方面是回应国内民众的报复诉求,另一方面综合考虑到美国国内的政治现实,认为美国政府不愿卷入大规模战争。但如果美国误判形势,局势存在滑向失控的风险。
美国前国防部长帕内塔表示,美方简单粗暴地退出伊核协议,同时对伊朗实施制裁,无视谈判其他方利益诉求,是导致美伊紧张局势不断升级的重要原因。帕内塔认为这是当前美国政府外交政策的失败。美国退役陆军上将约瑟夫·沃特尔表示,这次袭击可能传递出一个信息,如果美国希望缓和局势,就需要重视伊朗的关切,应该与伊朗直接对话。
国际社会:各方在应对危机时必须保持克制,避免局势持续升级
苏莱曼尼被暗杀事件不断发酵、美伊对抗持续升级之际,国际社会呼吁克制与对话的声音也在增强。不少西方国家对危机升级感到担忧。据报道,德国和加拿大等国已决定或正在从伊拉克撤离部分军队。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7日与伊拉克总统萨利赫通电话。古特雷斯在通话中指出,联合国对地区局势升级威胁全球和平与安全深表关切,敦促各方在应对危机时必须保持克制。萨利赫表示伊拉克愿远离冲突,成为地区与国际和平的舞台。萨利赫8日谴责伊朗当天的导弹袭击行动,呼吁各方保持克制,优先考虑对话,不要将该地区拖入战争。
俄罗斯总统普京和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8日发布联合声明,表示俄土两国对中东地区紧张局势升级“深表关切”。声明说,美国1月3日的行动“破坏了该地区的安全与稳定”,鉴于伊朗对伊拉克联军基地的导弹袭击,俄土认为任何一方使用武力无助于找到解决中东复杂问题的办法,反而会导致新的动荡周期,并最终损害每一方的利益。声明强调,俄土两国总统都“始终反对外国干预和单方面军事行动”,敦促有关各方保持克制。
英国外交大臣拉布8日谴责伊朗对伊拉克联军基地发动的导弹袭击,并对“伤亡和弹道导弹的报道”表示担忧。拉布敦促伊朗不要进一步发动袭击,并补充说中东战争只会帮助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和其他恐怖组织。
法国政府7日发表新闻公报说,法国总统马克龙向伊朗总统鲁哈尼表达了法国对伊拉克和中东地区紧张局势升级的严重关切,表示法国致力于缓解该地区紧张局势。马克龙呼吁伊朗保持克制,避免采取任何可能使局势进一步升级的措施,并尽快重新履行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的承诺。
埃及外交部发布声明说,埃及呼吁各方控制局势进一步发展,避免进一步升级。这需要域外国家停止干涉地区国家内政,如若不然将会继续导致局势升级,在渴望和平和稳定的人民中间产生敌对情绪。
阿盟秘书长盖特发表声明说,地区内各方应保持冷静避免事态升级,应尽力解决冲突而不是挑起新的争端。近期的事态发展表明,外国势力大量干涉地区国家事务,他们也付出了政治、安全和经济方面的高昂代价。
点评
刘中民(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伊朗这次对美国采取的军事报复,总体来说,象征意义更大,一方面是想通过高调的复仇行动回应民愤,另一方面也是美伊双方互测底线的一个过程。但从目前发展态势看,双方鉴于自身利益考量,均不想进行正面战争。下一阶段,不排除还将有这种“你来我往”的报复发生,冷对抗和时有发生的“有限冲突”可能会是常态。但彼此还是会守住底线,避免走向大规模战争。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8年美国宣布退出伊核协议以来,美伊两国博弈升级,双方不断挑衅对方底线,都在玩“战争边缘”政策,自苏莱曼尼事件以后,两国博弈更是达到白热化,脆弱平衡被打破,彼此不信任感迅速加深,这将极大考验双方的危机处理能力。另外,中东地区核不扩散问题将变得更加复杂。美伊两国的地区盟友也将陷入混乱,它们应对安全风险的压力陡然增大。
唐志超(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所政治室主任):美国伊朗对抗升级将加剧中东地区动荡和地区局势发展的不确定性,双方的战场将可能在伊拉克、叙利亚等国家展开,也可能在非传统领域如网络、无人机领域展开。这可能将为极端势力“伊斯兰国”和“基地”组织等提供死灰复燃的机会,使本已好转的地区反恐局势再添变数。
美伊对峙升级也将对世界经济发展与和平稳定造成重大影响,目前已开始冲击国际石油市场,危及国际能源市场供应。主要风险来自两方面:伊拉克石油的生产和出口可能面临威胁;美伊在伊拉克的冲突可能向海湾地区蔓延,不排除波斯湾商船再遭袭击可能性。美伊对峙升级还将对美全球战略与大国关系,跨大西洋盟友内部团结,国际军控等产生重要影响。随着两国对抗升级,国际社会维护伊核协议难度进一步加大。
(原题为《中东形势恶化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