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新興市場近30年來首見資金一致撤離 結束跡象尚遙不可見

路透

text

【亞太日報訊】據路透報道,2015年資金一致撤離新興市場,為27年來首見,全球投資者幾乎無意重返此間股市、匯市或債市,因諸多新興經濟體成長持續放緩。

當前“新興市場”證券業約莫三十年以來,在週期性的遭受衝擊及資金銳減後,那些在最黑暗時期大膽搶進低價資產的人們通常會獲得巨大回報。

報道指,這次情況感覺上有所不同,各界擔憂美國信貸收緊、美元上漲的同時,伴隨著大宗商品崩跌及中國經濟持續放緩,而資金緩慢流出的情況已經持續了兩年多。

據備受矚目的國際金融協會(IIF)數據顯示,發展中國家今年將在1988年以來首次錄得資本淨流出。

各家基金擔心這次的危機不會出現大規模違約及匯率大跌,反而是比較溫和緩慢的過程,很多過度投資和過度借債的問題或將痛苦地花上許多年進行修正。

因此,市場過去一周的漲勢料將很快消退。就業增長放緩引發美國再次推遲升息的預期,點燃了此輪漲勢。

“過去一年半,有幾次我認為我們即將迎來拐點,但當然我們並沒有。我們看到了一些靚麗的表現,但之後市場繼續下行,”未來資產環球投資首席投資官Jose Morales稱。Morales認為,原因在於新興股市的表現與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優於較富裕國家息息相關。根據瑞銀資料,這種經濟增長方面的優勢差距已縮窄至1999年以來最低。

“我觀察預測數據,不只是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還有新興市場的獲利增長。當這些數據不再下降時,我將開始認為,我們或許即將迎來拐點,”Morales稱。

下列圖表中的23個市場中,有12個市場的實質匯率(相對於交易夥伴貨幣及經通脹調整來衡量)低於10年均值

還不夠便宜

但百達財富管理投資委員會的Pierre-Alain Wavre指出,“我們不想做那種嘗試徒手接落刀的人。...我們認為部分國家處於惡性循環。”

Wavre認為巴西就是最好的例子:這個經濟極倚重大宗商品的國家一度每年增長率達7%,但目前經濟陷入衰退,政治僵局也阻礙改革。

接受路透調查的多數基金經理人同意Wavre的看法。“我們考慮某個投資的前提是,該地增長展望已趨穩定。估值是個長期指標,但不會提供短期的信號。”資產管理公司Candriam Dufosse資產配置主管Nadege Dufosse稱。

同樣,美銀/美林一項調查顯示,相對全球指數權重,投資者9月低配新興市場股票,僅40%。

美銀美林另一項對美國基金的調查顯示,過去一個季度逾半數的受訪者削減新興市場債券配比。

約40%的受訪者表示,新興市場復蘇取決於大宗商品價格企穩。但逾三分之一的受訪者預計,未來一年大宗商品價格還會下跌10-20%。

債務和收入

新興市場的企業位於這場危機的核心。據摩根士丹利,經濟增長放緩已經導致每股盈餘(EPS)較2011年高位重挫25%,且創MSCI明晟新興市場指數最長下跌時間。1998年和2008年危機後企業獲利下滑態勢更為猛烈,但持續時間只有18-24個月。

私營企業也累積了大量債務,據國際金融協會(IIF)的估計高達24萬億(兆)美元。其中3.3萬億美元為以美元計值的債務,是2008年水準的兩倍。

大多數國家都有救助企業的辦法,但它們承受不起本幣貶值,因擔心這會導致有美元債務的企業發生違約。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表示,解除杠杆的進程才剛剛開始。“我們需要更乾淨的資產負債表,以在結構上有所助益,”他們補充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