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格达迪遇袭身亡的传言中,在伊拉克军队围剿下,“伊斯兰国”21日亲手炸毁了摩苏尔努里清真寺。三年前,该极端组织在这里宣布“建国”。
中东战场上,“伊斯兰国”败局已定。国际社会担心,其武装分子化整为零、“渗透”到世界各地,制造袭击的同时引发更大社会动荡。
伊拉克军方21日说,反恐部队当天在摩苏尔老城区推进至距努里清真寺约50米时,“伊斯兰国”武装人员炸毁了努里清真寺及其历史悠久的宣礼塔。
努里清真寺是摩苏尔市地标性建筑,建成于公元1172年,其主体建筑历史上多次被毁,但宣礼塔得以保存。2014年6月29日,极端组织头目巴格达迪也正是在这里宣布建立“伊斯兰国”,自立为哈里发、即“国王”。
本月16日,俄罗斯国防部说,俄军5月底空袭叙利亚拉卡市南郊的“伊斯兰国”指挥部,巴格达迪可能已在这次空袭中身亡。
努里清真寺和巴格达迪被视为“伊斯兰国”的两大精神标志,如今一个被毁,一个生死不明。
从这些迹象以及目前战局看,“伊斯兰国”在中东似乎败局已定,气数将尽。
在伊拉克,持续数月的摩苏尔老城区战事已进入最后阶段。摩苏尔是“伊斯兰国”控制的最大城市,一旦被政府军收复,“伊斯兰国”在伊拉克的堡垒将不复存在,必将加速其全面溃败。
“伊斯兰国”在叙利亚也是节节败退。美国支持的库尔德武装“叙利亚民主军”已经控制拉卡4个主要街区和城郊的多片区域,正对这个“伊斯兰国”所谓的“首都”形成全面包围之势。叙利亚政府军则在产石油的代尔祖尔省等地继续收复大片失地,并于上周末与伊拉克政府军首次在两国边界口岸会师。
“伊斯兰国”炸毁“建国清真寺”,并非是向伊拉克政府军屈服,更多是想展现鱼死网破、玉石俱焚的姿态,宁肯让这座具有象征意义的清真寺毁在自己手里,也不愿让伊拉克政府军的旗帜在其上空飘扬。
可以预见,“伊斯兰国”仍将继续负隅顽抗,即便在实体上消亡,其组织架构也可能转入地下,从当初攻城略地、高调“建国”,以整体存在彰显实力,转向化整为零、混迹民间的隐蔽战术,触发大量极端和恐怖分子向中东以外的地区分流、回流。
这从近期欧洲频发“独狼式”恐怖袭击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这种更分散、不确定性更大的恐袭,无疑给今后的反恐行动增添了难度。想在短时间内彻底消灭该极端组织还不太可能。
然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国际社会全力合围下,“伊斯兰国”日渐式微,已到了穷途末路的边缘,生存空间被大幅挤压。国际社会现在要做的是保持宜将剩勇追穷寇的耐心与坚韧,不给“伊斯兰国”任何死灰复燃的机会。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