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游钧周五表示,人社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延迟退休”方案。在这个过程中,人社部将听取各方意见,努力实现最大公约数。
随着我国人均寿命提高、出生率下降,养老金支付压力日渐严重。去年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根据现行规定,我国将退休年龄界定为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而世界主要经济体退休年龄普遍在65岁以上。专家指出,参考平均寿命、国民综合体制和社会人员就业率等因素,我国沿用了半个多世纪的退休年龄规定已经不合时宜。
游钧周五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发布会上说,目前我国退休年龄偏低,首先是与人均寿命不匹配。建国初,人均寿命在40岁左右,2019年达到77.3岁,城镇居民甚至超过80岁。
其次,从人口结构看,2012以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年均下降300万人以上,人社部预计“十四五”期间(2021-2025年),劳动年龄人口还会进一步减少3500万人,从轻度老龄化进入中度老龄化。
此外,延长退休年龄可以更好地利用人力资源。当前,我国每年新增的劳动力当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超过一半。以今年为例,据人社部统计,需要安排就业的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在1500万人左右,其中,高校毕业生达90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游钧指出,由于受教育时间延长,如果退休年龄不变,平均工作年限缩短是对人力资源的浪费,这种情况在医疗、科研院所等高学历人员集中的单位尤为突出。
至于如何延迟退休年龄,游钧表示,将立足我国的现实国情、文化传统、历史沿革,并参考国际通行做法。在这个过程中,人社部将听取各方意见,努力实现最大公约数。
有专家假设,把女性的退休年龄每年延迟3个月,男性的退休年龄每年延迟2个月,这样大约用35年到40年的时间,便可以把男女的退休年龄都延迟到65岁。这样推算下来,累计能够释放出1.2亿-1.3亿的劳动力。也有专家认为,单一年龄标准的退休制度很难适合所有人的意愿,延迟退休在年龄规定上应具有一定弹性。
退休年龄偏低的一大隐忧是养老金支付压力日益严峻。人社部数据显示,1998—2017年,各级财政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补贴总额达4.11万亿元,几乎与同期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4.39万亿元的滚存结余相当。
人社部部长张纪南在当天的发布会上指出,去年因为有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因素,政府采取了特殊政策来减轻企业负担,以空前的力度减免了企业社保费,全年减免社保费1.54万亿元,这里面大头是养老金,占到1.33万亿元,这为缓解企业经营压力、稳就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对养老金产生一定的影响。
不过,他强调,养老金支付没有问题,未来还是能足额按时发放,“请大家放心”。他解释称,除了财政补助外,结存的养老基金投资运营规模在不断扩大,目前委托资金已经达到了1.2万亿元,在保证基金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了保值增值。另外,全国社会保障战略储备基金的权益已经达到了2.4万亿元,2000年建立的时候是200亿元,通过划拨部分国有资产,这个基金还在不断充实和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