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 儒家文化旅游创新发展研究

text

“一带一路”是中国政府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对密切我国同中亚、南亚周边国家以及欧亚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深化区域交流合作,优化对外开放格局、提升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旅游业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具有特殊的经济文化功能,儒家文化旅游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凝聚炎黄子孙乃至世界人民而言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旅游发展新态势

“一带一路”跨越东西方四大文明,连接世界主要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汇聚了全球黄金旅游线路资源,成为世界上旅游业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据国家旅游局预测,“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8500万人次游客来华旅游,拉动旅游消费约1100亿美元。2016年亚太地区成为全球旅游发展增速最高的地区,中国旅游业也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一)旅游合作水平加速升级。“一带一路”使周边国家经贸关系进一步深化,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旅游合作更加密切。国际签证的便利化与多国互通互惠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旅游基础设施共商、共建和共享以及旅游服务及交通出行等软环境的提升。“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建设极大地推动了旅游合作水平的升级,中国—东盟、中国—欧盟、中俄等一系列双边旅游合作机制逐渐成熟,各旅游合作联盟相继成立,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有效推进。

(二)旅游市场空间逐渐重塑。在国际方面,“一带一路”把众多国家联系在一起,有效地推动了区域旅游一体化和旅游市场的扩容。中国庞大的出境游客基数和强大的消费能力,为沿线国家的旅游经济带去丰厚的福利。国内方面,基础设施联通使中国的各个省份及城市连为一体,特别是丝绸之路沿线的中西部地区的交通条件大大改善,使东部主要旅游客源市场可方便进入中西部旅游资源集中的目的地,促进国内旅游整合成为开放、共赢、一体的“一带一路”中国大区域旅游市场。“一带一路”的各种合作平台,有助于实现各国政府间、旅游机构之间和政府与旅游机构之间开展信息交流及合作共享,从而有效地预测风险、规避风险,促进形成“一带一路”旅游产业格局。

(三)旅游的文化诉求更为迫切。各地纷纷以丝绸之路为主题,深挖自身的文化内涵,彰显地域旅游文化特色。江苏在陆海双向开放的新格局下,全力打造“重走丝绸路,山水含清晖”“遍寻历史情,醉美丝绸路”等五条丝绸之路特色旅游路线;浙江积极推进“义新欧”中欧班列运行常态化,重点打造丝绸之路、古都古镇国际精品线路和邮轮之旅特色旅游项目;甘肃把舞剧《丝路花语》打造成为甘肃乃至中国丝绸之路的形象代言;四川以南丝路为依托,结合熊猫品牌打造穿越13个国家的“欧洲熊猫粉丝四川探亲之旅”。

二、儒家文化旅游发展优势

丝绸之路首先是作为商贸之路形成的,但在更深远的意义上它是文化之路、文明之路。历史上,儒家文化曾伴随着丝绸之路传播到世界众多地方,“一带一路”背景下,儒家文化旅游将在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互联互通、相辅相成、包容互信的共同发展中发挥重大作用。

(一)儒家文化与“一带一路”发展理念高度契合。“一带一路”倡议在政治、经济、文化各异的丝绸之路沿线各国,通过“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来带动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和人民的共同繁荣发展。可以看出,这与儒家文化所倡导和平仁爱、“和而不同”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儒家文化中包含的以民为天、品德向善等积极、现代的旅游理念,它把自然之物、自然之美称为美好的品德,认为“知者动而仁者静,知者乐而仁者寿。”通过体验自然之美,获得“仁”“知”的道德启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儒家文化旅游必然会增加沿线国家的民心相通,推动促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

(二)儒家文化得到“一带一路”沿线众多国家的认同。齐鲁大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诞生于齐鲁大地的儒家文化对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影响甚深,并形成了儒家文化圈。在儒家文化侵染下的山东,民风淳朴,齐鲁风范和遗风在中华文化中极具特色,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文化至今仍存活于大众的生活中。民俗文化活动已经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节庆品牌,如曲阜孔子文化节、泰山国际登山节、潍坊风筝节等,成为当代儒家文化最鲜活的体现,对沿线旅游者产生着巨大的吸引力。

(三)儒家文化旅游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儒家文化在海外有着深远影响,儒家文化旅游产品日渐丰富,有些已经成为国际知名文化旅游品牌。祭祖旅游、修学旅游、文物旅游、节庆旅游以及美食旅游等旅游业态,融合了纪念、文化、旅游、学术和经贸等内容,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促进了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三、儒家文化旅游发展的创新思路 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重大机遇,儒家文化旅游必将在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全面深化合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提升儒家文化旅游的战略地位。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角度综合考虑,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更进一步认识儒家文化旅游的重要性。旅游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经贸合作的先导。儒家文化旅游更是承担着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使命。发展以自然、和谐为追求的儒家文化旅游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内在需求,当前在资源环境约束和科技竞争压力日趋突出的形势下,不但能为沿线国家带去实实在在的好处,也可以帮助合作国家带动传统产业自身的转型升级。

(二)建立高效的国际旅游合作机制。充分借助现有机制,在现有机制上叠加旅游合作机制,发挥旅游主管部门的综合协调职能,推动旅游合作不断走向深入。借助世界旅游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专业综合的国际平台机制,与沿线各国建立广泛的儒家文化旅游交流合作。以“孔子学院”为载体优先建立旅游教育合作机制,形成对“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地区进行高级别旅游管理人员和旅游专业留学生资助的长效机制。(三)探索儒家文化旅游发展模式。立足于儒家文化旅游发展特色和优势,瞄准重点地区、重点市场,探索儒家文化旅游发展新模式。首先,以儒家民间艺术交流、非遗展演、绘画摄影展、体育运动项目等为重要载体,搭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旅游合作民心相通的桥梁。其次,以海外投资为基础,在国际合作项目和园区中植入儒家文化旅游要素,促进儒家文化与经贸发展的良性互动。最后,打破区域旅游发展的界限,打造儒家文化旅游的国际性综合平台,依托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重大传统文化旅游合作基地,建设国际知名的儒家文化旅游目的地。

(四)提高儒家文化旅游供给能力。对接“一带一路”旅游市场需求,丰富和创新特色儒家文化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产品供给能力。一是发展儒家休闲文化旅游,针对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设计“一路多线”和“一线多式”的复合型旅游产品线路。二是加快建设与国际接轨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立和完善符合国际惯例的旅游市场规则和服务标准体系。三是打造儒家文化特色的丝绸之路旅游品牌,如设计丝绸之路儒家文化体验自驾游产品。

(五)以区域协作带动合作发展。国际方面,加强与日韩、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儒家文化圈的国家合作,共同开发儒家文化旅游项目,增进旅游文化交流。国内方面,在对儒家文化旅游产品、旅游线路、旅欧市场开拓营销及相关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理性和规范的评价基础上,科学规划儒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促进国内各区域儒家文化旅游协作。在保证文化旅游品牌统一的基础上,突出差异化开发的特点,在打造“儒家文化旅游”整体品牌形象的同时,区分不同区段的不同特质,按照相应的文化时空类型和特质进行打造和形象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