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纪行二十一——走进原始森林

APD

text

“今天,我真正第一次走进了亚马逊的热带雨林,最深的印象便是 – 这里不是人类应该去的地方。”从亚马逊丛林中走出来,我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这句话。

被指点了雨林中铁塔的位置,我便询问是否可以穿越丛林去看看,工作人员告诉我今天不可能了,从丛林中的检修小路过去,也要一个小时左右,但第二天正是检修人员前往另一处铁塔做维护的时间,我可以跟着一块儿去。

“你们平时进雨林都这个打扮?”我看着几名国网巴控的工作人员穿戴起来,心中有几分好奇。

三寸高帮的水靴子,衣服都是长的,还得把裤脚小心地掖进靴筒里。上衣袖口扣好,戴上兜帽,还要在上面加一顶安全帽。

“不,大多数时候我们是开车进去,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会走进雨林深处。”俊峰道,“只有勘探和开拓道路的时候我们会步行进去。”

我们要走进的帕拉州的热带雨林。自从来到巴西之后,我一直要求能到雨林中我们建立的铁塔下面去看看 – 从照片中可以看出,这些铁塔都鸟瞰林海,那么,它们在雨林中到底是怎样扎根,大量的器材又是怎样运进去的呢?

对于我想象中的场面-- 一支蜿蜒曲折的工作队,肩上扛着各种设备,喊着号子走进丛林中,在跋涉中,前面几名彪形大汉手持电锯,遇树砍树,逢山开路…… 俊峰直斥为幻想,修建输电线是一件科学工程,硬生生被我想象成神秘探险了。而且,这样打狼一样的的架势开进雨林,IBAMA的直升机会马上开来制止-- 那得破坏多少森林啊,这如今在巴西是重大违法行为。正常如果需要进雨林,我们是不会带电锯的,而是尽量谨慎地勘查好路线,以越简单越好,时间越短越好的方式从中穿越。

说到打狼,我曾问过当地的同事 – 亚马逊的热带雨林里面有没有危险动物,有没有狼。

当地的同事被我这个问题逗笑了,说这里还的确有狼的 – 他们在戈亚斯州的作业中遇到过“狼”,不过巴西的狼很特别,这种鬃狼因为长相和特殊的长腿被戏称为“踩在高跷上的狐狸”。它们生活在丛林与草地间杂的地区,亚马逊对它们来说太过闷热潮湿,所以不大可能见到它的。

这种“狼”其实血统上和狐狸更为接近,属于夜行性动物。我们这次到巴西,走到戈亚斯州纬度的时候,有一天晚上车子在路上走,借助落日余辉,在路边远处公路护栏的外面望到两只不大的兽类。因为距离远,暮色有过于苍茫,无法看清。同行的运行维护部工程师方冰手疾眼快,拍到了几张照片,放大来看,正是两只半成年的鬃狼,远远看着我们的车。可是我们之间的相遇,也不过这种远距离的“看一看”而已。鬃狼十分警觉,拒绝和我们这些外来人走得太近。

“你们在戈亚斯州作业的时候,怕不怕狼?”我问。

提问引来了哄笑,显然我还不太了解当地情况。一名工程师回答道:“巴西这个狼主要是吃素的,我们见过它吃香蕉和番石榴,偶尔吃点儿肉必须是瘦肉,现在的人呢……”

真是一种奇怪的狼。他没把话说完,但我理解了:“现在的人太需要减肥了,乱吃鬃狼会闹肚子。”

这是事实,巴西动物园饲养鬃狼就发生过给它吃牛羊肉造成腹泻的问题,它们只能吃鼠类,小昆虫等少量固定的肉食。

“那么丛林中会遇到美洲豹一类的猛兽吗?”我问。

“遇到鳄鱼或者食人鱼的机会更多一点吧。”对方笑道,“难道你还期待遇到一次美洲豹?”

“只要不被它吃掉,倒也是个奇遇。”我一不留神说了句实话。

“我们没有这个兴趣,早点完成任务是最重要的。”

“鳄鱼或者食人鱼危险吗?”我有一点忐忑不安。

“别吓唬他了,”有人笑道,“它们怕我们更多一些,真正可怕的是蚊子和其他小虫,它们可是对人类毫无敬畏感的。”

带着这样的笑声,我们出发,沿着国网巴控的“绿色高速公路”一路行来。理论上来说,我们此时的确在亚马逊平原的热带雨林中穿行,但左边是雨林,右边也是雨林,我们却始终是在公路上。越野车仿佛是一个移动的孤岛,亚马逊雨林可望而不可即。

这其实正符合我早年对于人与大自然最早的理解。在未成年没去过外地的时候,我对世界的看法是这这样的,人类生活在北京或者上海这样的城市里(乡村则是缩小了的城市),城市外面包着一圈田地,再远了都是或森林或草原的大自然,而道路则是穿过大自然将城市或村子勾连起来的通道。因为这个原因,我曾很长时间以为北京火车站是人类世界与动物世界的分界点。还很奇怪教科书上讲到黄河中下游的一些动物比如麋鹿会灭绝。等第一次坐了飞机,才真的明白过来自己的错误 – 向下一望,不是城市乡村就是农田牧场,大自然已经被挤到了崇山峻岭的犄角旮旯,甚至山也常常被人们剃了秃头。

曾和一位老师讲过我的这段错误理解,那位老师笑道:“也不算理解错误,不过得春秋战国时代,咱们才有这样的自然条件吧。”

然而巴西就不一样,特别是在北部的亚马逊地区,虽然从空中看,也能感到人类对大自然的干预,但出了城,走在公路上便会立即感觉到人类的渺小和孤独。在这里,经常走上十几公里只有我们一辆车在行进,公路上竟然会忽然爬过一条鳄鱼。

是的,在巴西等级略低的红土公路上看到一条鳄鱼过马路,是只有我们这些外来人才会惊奇的事情,难怪在欣古换流站工地挖出三条鳄鱼来没人感到惊讶。

然而,这里的热带雨林似乎比曾经去过的大西洋雨林更加深邃和密集,有着一种强烈的压迫感。

如我们的工作人员所言,在建造输电线路的过程中,我们会尽量避免对雨林的破坏,只有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线路才从森林中穿行,而在建设工作中也会尽量避免徒步进入雨林,这主要出于安全考虑。但有两个时候,是无法避开的。第一个是进行线路勘探和定点的时候,你不进入丛林,怎么定位呢?第二个是准备环评报告时,需要长时间对当地的生态进行观察,那就要定期进入这些地方了。当然,等到工程结束,除了定期的运营维护,我们也会尽量减少对雨林的干涉。

“你们当年进入这里的时候,施工机械怎么开进去的?”站在雨林外面的公路边上,我感到有些讶异 – 这里根本没有道路的痕迹。

“在这里的要求是原样恢复。”工作人员告诉我,“除了铁塔所占空间,我们为了运设备修建的道路都是临时性的,完工后该补种树木的补种树木,连草皮都要盖回去,假如做不到,周围一直在盯着我们的环保人士会上报投诉,IBAMA跟着验收的人员也会不签字,工程就没法继续进行和验收了。”

雨林恢复得很快,所以看起来似乎没有施工的痕迹留下。但是仔细寻找,在公路到铁塔基座之间的丛林中,还能够找到检修用的小道 – 最大的区别便是这里只有灌木,只是小道较窄不易分辨,如果从空中航拍应该是比较容易发现的。铁塔虽一般来说寿命三十年没有问题,日常的检查修理还是必要的,经常有人走,道路也就形成了。

我们准备沿着检修小道走向铁塔。前一天,我询问一同来的峻峰可否有机会深入到原始的雨林中,体会一下他们当年搞勘测和环评考察时的感受。

他们研究了一下,说可以,等回来的时候,从雨林中穿着走就是。

但是,走勘探的路线,那就真的是原始森林了。这样一来,情况便与人类经常渗透的大西洋雨林不同。后者是人类为大自然留下的一处庇护所,而前者,是真正亘古人类不曾涉足的地方。所以防护也要作得小心一些。当我们今天开始进入雨林之中时,所有人员便不得不全副武装。看他们的装束,全身近乎密封的服装肯定是为了防止蚊虫的,而头盔则明显是为了防雨林的坠物,这里的树木常常有三四十米高,从上面掉个枯枝树杈的可不是玩的。他们提醒我也要作同样的防护。

其实,我个人也是有丛林工作经验的,不过,我走得较多的是西伯利亚的针叶林带,凭借经验作得防护。所以,我们的装束多多少少有些不同。

我们都注重全身的防护,尽量少裸露皮肤,也都喷了防蚊的药水,但我最初没有戴头盔,只是在脖子上扎一条毛巾 – 这是用来防树上的血蜱(俗称草爬子)等吸血昆虫的,它们的习惯攻击方式是从上方落入你的领子里,然后从上向下爬入衣服,开始寄生生涯;同时,我会在手上套一副只露出五个手指的护臂,来避免与树上一些容易给人带来过敏的物质接触。

进入雨林时,按照当地工作人员的建议,还是换上了安全帽头盔,并且将护臂与袖口套紧,来更加适应这里的情况。

按照先前计划我们先从检修小道走到铁塔,感受一下日常维护的工作,然后从原始丛林中穿过,返回公路,整个时间约四个小时。日常检修只有工程人员,但这次既然要返回时走原始森林,为了处理雨林中的异常情况,我们便请了一名当地向导在前面开路 – 这也是勘探工作时的标准配置。

到了离铁塔最近的地点,大家一起跳下车。我们就这样开始进入亚马逊的热带雨林。下了公路,沿着检修小路一路向前。两边是忽高忽低的大树,头顶只有一线天。虽然在热带穿成封闭状比较特别,即便在树荫里汗水依然不断,但由于这是工作人员的巡逻线路,走起来轻车熟路。虽然感觉上经常会找不到路,他们总是轻松地从某个地方一转,便是柳暗花明,这样的行进还算可以接受。工作人员告诉我,即便线路不得不穿越雨林,在选位时铁塔所在地也不能过于远离公路或人类居住地,否则日常维护就会很难进行,所以不会出现在雨林中走上几天几夜到达某个节点的情况。

这其实与我在西伯利亚考察抗联营地时的感受一致。抗日战争期间,东北抗日联军在孤军无援的情况下,靠在原始森林中建立的密营坚持抵抗和生存,然而,我们考察中发现,实际上抗联的密营并不设在原始森林深处,而一般在距离林地边缘步行一日的范围内。其原因便在于抗联中的官兵也需要从外界获得补给,如果距离有人居住的地方太远,老乡给抗联背粮就很困难了。

看来是不相干的两件事,内里却不能说没有联系。

一路行来虽然难走,走了一个小时,便接近了铁塔。途中除了周围鸟鸣一片以外,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地面的植物十分缠人,以前只以为苍耳等等带刺的植物种子容易沾到人身上免费旅游,到了这里才知道,连树叶也会如此。

雨林中一些树叶带有小刺,会挂在鞋子上,衣服上,只是撕扯下来麻烦一些,但周围很多植物带有长刺,阻止着我们对小道两旁的世界进行探索。

走到离铁塔不远的地方,忽然听到前面的向导叫了一声,然后几位工作人员便走上前去,却让我在后面不要动。

难道是有什么特殊的发现?我看到向导在四处张望。

几个人便蹲了下来,围着雨林中的一块地方研究起来,这里快到了小道的尽头,远处,铁塔已经清晰可见。

“有什么好玩的吗?”我半开玩笑地问,希望不是有什么怪异。

“没什么,你过来吧。”

“有什么发现?”我问。

“我们发现了美洲豹的脚印。”

我连忙凑近去看,已经板结了的泥土上,梅花状的脚印清晰可见,而且有大有小,看来曾从这里走过的,还不止一头美洲豹呢!

风吹过树梢,我突然觉得脖子上一阵战栗。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