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一帶一路”倡議自提出以來,得到沿線國家的廣泛認可。在此間參加夏季達沃斯論壇的官員和專家學者普遍認為,中國“一帶一路”設想與沿線國家的發展戰略有效對接,將實現互利共贏,構建利益共享的全球價值鏈。
與會專家認為,當前全球已由國際金融危機前的快速發展期進入深度結構調整期,復蘇步伐低于預期,產出缺口依然保持高位,貿易增長則更為遲緩。與中國經濟一樣,全球經濟也不可避免地進入“新常態”,而中國仍將會成為當前及未來時期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最大的國家。
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徐紹史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表示,通過“一帶一路”實現國際產能合作需要四大要素:首先,要建立合作機制;第二,要有框架方案;第三,有明確的項目清單;第四,要有融資安排。全球價值鏈聽起來很“虛”,但這一概念背后是扎扎實實的經濟合作與產能融合。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的拉動力超過美國,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直接投資國,正在由世界工廠轉型成為全球價值鏈的重要參與者與發起者,通過融資支持推廣中國標準、中國裝備、中國技術,歡迎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政府、機構、企業間建立相應機制實現對接。
全球價值鏈正進入新一輪調整周期。美國實施“先進制造業”戰略,推動制造業回流和升級;德國推進“工業4.0戰略”;英國和法國分別實施了“高價值制造”和“新工業法國”戰略,醞釀新的產業技術革命。全球增長和貿易、投資格局正在醞釀深刻調整,亞歐國家都處于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希望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進一步激發區域發展活力與合作潛力。這些舉措勢必將促進全球價值鏈的進一步調整與升級。
據徐紹史介紹,隨著“一帶一路”設想逐步落實,中國在境外部署了一批重大項目、工程、園區,并初步圈定了15個重點國家開展海外合作,覆蓋亞非拉歐地區。如哈薩克斯坦已經成為中國在中亞地區開展產能和裝備合作的支點國家,中巴經濟走廊正在建設之中,雙方在公路、電力、港口、機場、軌道等方面的合作項目超過300億美元,與“一帶一路”構想完全吻合。此外,中俄關系近年來發展順暢,雙方合作涉及能源、裝備、航天、鐵路等多個方面。中國還通過“一帶一路”與歐亞經濟聯盟實現對接,與歐盟通過容克投資和互聯互通等機制合作,積極參與非盟的“三化一網”計劃,與東盟的合作已經相當成熟,與中東歐開展“16+1”機制合作,與拉美地區有中拉論壇,這些合作機制與項目與“一帶一路”相互對接或者相互配合,共同促成了全球價值鏈的調整。
作為沿線重要國家之一,格魯吉亞非常支持中國的“一帶一路”以及亞投行建設。格魯吉亞總理伊拉克利表示,格與中國有良好關系,兩國貿易歷史悠久,中國是格第四大貿易伙伴。格魯吉亞具有戰略性地理位置,擁有進入歐洲的最短距離通道,可以在“一帶一路”中扮演重要角色。伊拉克利表示,中國對格深水港口等大型項目十分感興趣,格致力于與歐盟、俄羅斯、土耳其開展自由貿易,現正著眼于與中國的自由貿易談判,希望能夠將格魯吉亞打造成為新的商貿中心。
蒙古國總理其米德也表示,希望找到最簡潔、最短的路,把歐洲和亞洲通過蒙古國連接起來,而這正與中國的“一帶一路”設想相吻合,中蒙俄三國圍繞鐵路和輸油管道等項目進行的合作也與“一帶一路”密切相關,互聯互通有助于蒙古國將本國豐富的資源產品更好地輸送出去,亞投行的建設也為更多項目的落實提供了助力。
“一帶一路” 設想和國際產能合作的關鍵是共商、共建、共享。無論是與發達國家的合作,還是與發展中國家的合作,中國都需要與對方共享利益,考慮對方國家的需要與核心關切。中國企業通過投資、建廠等方式,完善產業鏈和產業聚集區,這些方式符合國際慣例,通過直接投資或者技術合作等豐富的形式來開展,真正實現互利共贏。這是“一帶一路”設想能夠得到廣泛擁護的重要原因,也是打造全球價值鏈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