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29個亞非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團在印度尼西亞萬隆齊聚一堂,召開了歷史上首次由亞非國家自發舉行的國際會議。
60年後,新華社記者走訪萬隆會議親歷者或其後人。過去的21000多個日子,並未令那段記憶蒙上煙塵,許多點滴細節至今說起,依然那麼鮮活。
萬隆精神應當繼續弘揚下去
1955年,時年31歲的新加坡《南洋商報》採訪主任李炯才,赴萬隆採訪那次歷史性的會議,他第一次見到周恩來總理。
如今已91歲高齡、歷任新加坡外交部政務部長和總理公署高級政務部長等職的李老先生回憶說,中國代表團成員從酒店步行到會場時,沿路都有華僑華人熱烈掌聲相隨。
李老先生說,萬隆會議上,周恩來上臺演講前,有些國家對中國進行了不少指責和非議。輪到周恩來演講時,他臨場發揮,做了一場令人震撼的演講。
“‘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團結而不是來吵架的,’周恩來說完,整個會場氣氛就變了。周恩來成了最中心的那個人,李老先生邊說邊豎起大拇指。
1959年步入政壇後,李炯才與中國的聯繫日益緊密。1975年,他隨新加坡外交部長拉惹勒南首次訪問中國,周總理當時甚至抱病接見他們。
後來,他又以官員、遊客和商人等身份訪華100餘次,除見證兩國關係的發展外,也目睹了中國日新月異的變化。
談到萬隆會議對今天的意義,李炯才說,當今國際事務中應繼續提倡和平共處原則,萬隆精神應當繼續弘揚下去。
“我曾為周總理獻花
梁思謀今年74歲,60年前,還是翩翩少年的他,被選中在印尼萬隆向周恩來總理獻花,這一幕,他一生難忘。
“周總理穿著淺灰色中山裝,步子邁得不是特別快,但特別穩健,他眉毛很濃,雙眼非常有神,梁思謀在香港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1955年4月17日,中國代表團到了。周恩來總理走出飛機艙門,朝著人群揮手。梁思謀跟隨時任印尼總理阿裏·沙斯特羅阿米佐約上前迎接。“兩位總理握手、擁抱、問候。阿裏總理回頭來招呼我:孩子、孩子,過來……梁思謀說。
“我把鮮花獻給周總理,提前想好的話都忘了,只說了一句‘敬愛的周總理您好’。周總理握住我的雙手,他的手修長而又柔軟,梁思謀回憶說。攝影師為梁思謀記錄下這珍貴一瞬。
向周總理獻花並與他握手,讓梁思謀激動萬分。回到學校,同學涌過來爭著與他握手。
高中畢業後,身為華僑的梁思謀放棄了去德國或新加坡讀書的機會,回到中國唸書。
“我是一個很傳統的人,更願意回到自己的祖籍國,我知道中國未來有發展。我從未後悔當初的選擇,他說。
眼下,梁思謀正熱心投身亞非會議博物館的發展事業中。2014年9月,包括他在內的團隊已將有關亞非會議的珍貴歷史資料申報為“世界記憶計劃,希望這一重要的歷史過程成為全世界的共同記憶。
4月21日,西林·帕他諾泰(中文名常媛)在位於泰國曼谷的家中展示年少時的自己與周恩來總理的合影。新華社記者 李芒茫攝
做中泰友好的使者
西林·帕他諾泰(中文名常媛),是泰國著名政界人士桑·帕他諾泰的女兒。
作為時任泰國總理的最高顧問和密友,桑·帕他諾泰推動泰國派代表旺·威泰耶康親王參加了萬隆會議。
常媛回憶說,旺親王回到泰國,來她家見她父親時第一句話就是:周恩來是“天才的外交家。
“上世紀50年代還沒有‘軟實力’這個詞。可實際上,周總理就是中國的軟實力,周總理在萬隆會議、在國際舞臺代表著中國的形象,他讓所有接觸到他、領略過他風采的人折服,讓不同意識形態的國家都能信服中國。
彼時,中泰尚未建交,甚至對立。萬隆會議為中泰緩和關繫帶來一絲曙光。1956年,桑·帕他諾泰把自己的兒女——時年12歲的常懷和8歲的常媛送到北京。從1956年到1970年,二人在周總理的關懷下學習和成長。“我在周總理身邊學習生活了14年,比和父親在一起的歲月還長。周總理對我說,你就是我的孩子。
十多年中,“做中泰友好的使者,成為周總理經常對常媛、常懷講的話。數年後,兄妹二人直接參與了中泰之間的乒乓外交,真正踐行了周總理交付他們的為中泰友好鋪路的光輝使命。(完)(參與記者:李穎、馬玉潔、邰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