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才脱颖而出,为科技创新蓄积“源头活水”

新京报网

text

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此次获奖项目也呈现五大特点,其中之一,就是青年人才已成基础研究领域的生力军: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成果完成人平均年龄44.6岁,第一完成人平均年龄52.5岁,分别比2018年下降了2岁和2.6岁。超过60%的完成人为年龄不足45岁的青年才俊,有7项成果的第一完成人年龄不到45岁。

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成果完成人的“青年化”,其实只是青年科研人才崛起的一个缩影。比如,2019年科学探索奖,来自生命科学、数学、物理学等九大领域的50位获奖者,年龄都不超过45周岁,不少人甚至只有30多岁;再比如,C919大型客机成功试飞的背后,同样是一支年轻的技术团队,曾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他们可以说都是各自研究领域的绝对佼佼者。

青年人才之于一个国家科研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定程度上,青年人才能否脱颖而出,也是社会科研创新文化与环境及科技体制机制的“试金石”。过去几十年,由于种种内外部原因,我们的科研队伍建设曾经走过弯路,其中一个重要“后遗症”就是科研工作者队伍的断层。其表现形式,便是在一定时期内,青年人才的成长和创新活力被抑制。就此而言,近些年,我们乐见基础研究领域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涌现,并担当大任。这亦是对科研创新环境优化和相关体制机制改革成效的一种最有力证明。

事实上,近些年关于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的诸多顶层设计,都一以贯之地传递出重视青年人才培养的信号。比如,2015年出台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改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增强科技创新人才后备力量,并突出对重大科技贡献、优秀创新团队和青年人才的激励;2018年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强中青年和后备科技人才培养;2019年6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也提出坚决破除论资排辈的陈旧观念,打破各种利益纽带和裙带关系,善于发现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敢于放手、支持其在重大科研任务中“挑大梁”。

科技体制创新之所以强调要重视后备人才力量培育,是因为青年人才的成长快慢,不仅关系到当下社会的科研创新活力,而且直接决定科研人才队伍结构的合理性,是攸关一个国家科技创新长远发展的大问题。特别是当前,我们正在致力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方面为青年人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用武之地”,另一方面,“青年兴,则国家兴”,建设创新型国家,更需要一代代青年人才的才智和汗水。只有构建有利于青年人才成长的环境,科技创新才会具有“源头活水”。

从目前来看,青年人才已成为基础科研领域的生力军,此次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成果完成人平均年龄仅44.6岁,便是证明。而此前,带领团队参与我国首艘航母研制,并取得多项关键技术重大突破的80后总师王硕威,当时才年仅25岁;更有1992年出生的浙江大学基础医学女博导刘琬璐走红网络,让我国基础研究领域的90后博导现象广受关注。这都表明我国科研领域前期的相关体制机制改革已经初见成效,由此应该进一步坚定改革的方向和信心,并转化为继续加快改革的动力。

而就未来而言,打造一个有利于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科研创新环境与体制机制,涉及科研资源分配、薪酬和奖励、评价体系等诸多方面,仍需要依据现实,并参照世界先进经验,加以不断优化,为青年人才的成长构建更完善、更与时俱进的政策、环境支持体系。

毫无疑问,当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能够在重大科研任务中“挑大梁”,创新型国家建设才具备更有力的支撑。正所谓,青年人才有冲劲儿,国家发展才有后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