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日本的高句麗人遺跡

APD NEWS

text

日本高麗神社資料圖片。

“金花折風帽,白馬小遲回。翩翩舞廣袖,似鳥海東來。我國偉大詩人李白創作這首名為《高句麗》的詩之後,高句麗人在我國歷史舞臺上也逐漸成為絕響。而有誰知道,在東京附近的埼玉縣日高市,一千多年來卻一直生活著高句麗人的一支直系子孫,並在當地留下了諸多遺跡。記者曾數次造訪這裡,並有幸見到高句麗王族的後裔。在紅葉依然似火的初冬季節,記者再次探訪了這片富有歷史氣息的土地。

在我國東北地區,歷史上曾經存在一個高句麗王國,是公元前37年在漢玄菟郡高句麗縣範圍內建立的,勢力最強時曾控制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北部的大片地區。公元668年,在唐朝和新羅聯軍的進攻下,高句麗王國最終滅亡。

進入日高市,不時能夠看到“高麗川、“高麗之鄉、“高麗本鄉,“高麗豆腐等帶“高麗的字樣。

高句麗在我國史籍中也稱為“高麗,所以日語也用“高麗的說法稱呼高句麗。高句麗人被認為主要來自濊貊族,日本也將歷史上我國東北的民族稱為“貊,因此高句麗在日本也別稱“貊,所以無論是寫成“高麗還是“貊,都讀“貊的發音,這與後來在朝鮮半島出現的“高麗王朝中的“高麗在日語中的發音迥然不同。

根據《日本書紀》記載,公元666年10月,高句麗派遣到日本的使節中有一名叫“若光的人,而據《續日本紀》記載,文武天皇公元703年賜“高麗若光王姓,《日本書紀》中的若光被認為就是高麗王若光,可以看出若光屬於高句麗王族,在高句麗王國滅亡後留在了日本。

《續日本紀》記載,在靈龜二年(716年),流亡到日本的1799名高句麗人被遷移到武藏國,設立了高麗郡。現在的日高市是高麗郡的中心地帶,在1896年之前一直稱作高麗郡,2016年將迎來建郡1600週年,日高市和鄰近地區以及高麗神社都準備舉行盛大的紀念活動。

高麗王若光被任命為高麗郡大領(郡司),帶領高句麗遺民開闢田地,振興產業,安定民生,留下很多功績。他去世後,高句麗遺民為他建立了高麗神社,作為神供奉,這就是高麗神社的由來。若光的子孫世代擔任高麗神社的宮司主持祭祀,如今已經傳到第60代。

高麗神社第二進鳥居(木製牌坊)前建有高大的木架,擺放著1885年之後參拜的名人姓名。參道兩旁古木參天,多為名人手植。

高麗神社作為關東地區的著名古社,自古以來就以靈驗著稱。近代以來,若槻禮次郎、濱口雄幸、齋藤實、鳩山一郎等多人參拜高麗神社之後,相繼成為日本首相,所以高麗神社被稱為“出世開運(成功走運)的神社。近年來,政治界和經濟界、演藝界人士也相繼前來參拜。法律界的石田和外參拜後就任最高法院大法官、吉永祐介和北島敬介參拜後就任最高檢察院檢察長。

第六十代宮司高麗文康生於1966年,還創作了以高麗王若光為主人公的小說《高麗王若光物語》。如今,他獨子曉光已經14歲,正在上初中二級年。

高麗文康的母親高麗敏江已經79歲高齡,依然精神矍鑠。高麗敏江和高麗文康對中國懷有友好的感情,多次訪問中國,探訪高句麗遺跡。

高麗敏江說,到中國看到到處都是漢字,感覺很親切。她還特許記者前往神社後山平時不開放的家族墓地參觀。墓地內的三座土塚,相傳就是若光祖孫三代的墳墓。

高麗文康認為,高句麗人在語言和文化消失後,作為一個民族也就不存在了。記者和他提起李白曾作有《高句麗》一詩,說明在高句麗王國滅亡近100年後,依然有進入中原地區的高句麗人保留了一些高句麗的服飾文化時,高麗文康非常高興,表示今後要自己研讀一下這首詩。

從高麗神社步行約5分鐘,就抵達同樣被視為“出世開運的寺院聖天院,全名“高麗山聖天院勝樂寺。若光去世後,為了祈禱若光的冥福,高句麗僧人勝樂751年開始興建勝樂寺,本尊是高麗王若光作為守護佛從高句麗帶來的聖天尊(歡喜天)。聖天院內還留有王靈廟等多處與若光有關的史跡。

在聖天院後部高處建有高麗王若光的塑像,臺座下書寫著“高句麗若光王字樣,石像寬袍大袖,完全是漢服樣式,可以看到中原文化的遺風。

高麗文康介紹說,在高麗神社建立數百年之後的鐮倉時代,高麗家也開始和高麗郡外的人通婚,逐漸完全融合到日本人中,如今日本也完全沒有人視其為外國人了。高麗神社內建有高麗家建於十七世紀後半期的茅草屋頂的舊居,如今被列為日本重要文化遺產。從舊居內的格局可以看出,高句麗子孫的生活已經完全融入到日本人中。

高麗文康表示,沒有一個民族的文化是完全封閉的,肯定都有文化交融的部分存在。高句麗人雖然湮沒在歷史的場合中,但是留下了豐富的遺跡,研究這些遺跡,了解高句麗文化,對於未來的人類也將是一筆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