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被淘汰出局的卫冕冠军中国女排31日晚3:0战胜此前三连胜的强敌意大利队,赢得了一场荣誉之战。赛后,李盈莹、张常宁、姚迪等队员表示,大家对这场胜利特别渴望,希望告诉大家女排精神还在。
7月31日,中国队球员在赛后庆祝胜利。新华社记者徐子鉴摄
得到全队最高的15分的李盈莹说:“我觉得这场球我们充分体现了女排精神。因为前几场球确实没有发挥出全部的水平,连续输球,我们还是希望通过这场球来鼓舞士气,然后希望告诉大家,我们这支中国女排还有女排精神,希望能体现出来。”
中国女排的队员们在赛后纵情庆祝,释放了积压已久的压力。李盈莹说:“我们现在需要这一场胜利来证明自己。”
7月31日,中国队球员李盈莹(中)在比赛中进攻。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
当天比赛之前,张常宁发了一条朋友圈动态鼓励自己:“球不落地,永不放弃,尽全力。”在比赛中,张常宁得到12分,是朱婷缺阵的情况下全队得分第二高的球员。她说,赛前发朋友圈,是因为今天想倾尽所有,把自己毫无保留地拼出来,然后大家确实都做到了。
张常宁认为,中国队此前三连败,压力是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状态可能没有到最好,其实大家也一直在训练当中互相鼓励,积极地去调整。
张常宁说,对意大利队的这场球,在技术方面的准备没有那么多,更多的是心理和心态上的准备,以及大家互相调动,希望打一场酣畅淋漓的比赛。
谈到赛后的庆祝时,张常宁说:“输了比赛大家肯定心里都不好受,没有任何一个人比我们自己更在乎中国女排这个集体,我们确实成绩不是特别好,大家也都非常想通过一场胜利来找回我们的自信心 。相信中国女排一定会越来越好。”
在朱婷、丁霞和颜妮轮休的情况下,姚迪当天担任首发二传打满全场。赛后,姚迪说:“我觉得今天打出了我们的精神。因为我们已经知道没有机会进入前八了。从教练到队员每一个人都特别珍惜这一次奥运会,对我来说可能也是唯一的一届,所以今天这场比赛郎导也是让我首发,希望我能在奥运会的赛场上把自己的东西发挥出来。”
姚迪透露,这次奥运会对中国女排是一种特别的煎熬。
“其实这次奥运会,我觉得每一场都比较煎熬,因为打一场输一场,然后我们要重新调动自己去迎接下一场比赛。虽然前面发挥不是特别好,我们全队还是非常珍惜最后两场比赛。 ”
姚迪也对中国女排的未来充满信心。她说:“我觉得中国女排精神不灭,我们的希望就一直在。”
随笔:接受不完美 奔向下一程
7月31日晚,身着红色中国队队服的郎平走到混合采访区。尽管戴着口罩,她依然显得有些疲惫。但是,跟大多数时候一样,郎导很平静。
7月31日,中国队主教练郎平在赛前。新华社记者丁汀摄
当记者问到,她是否会再坚持3年弥补东京奥运会小组出局的遗憾时,郎导回应说:“我觉得其实生活没有那么多完美,有点遗憾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也要学会面对,特别是对这些年轻运动员来讲,就是说她们也不能够也不会一帆风顺的,比赛不会一帆风顺,自己的生活也不会一帆风顺。我觉得这其实也是一种财富,我们要学会接受。”
的确,生活没有那么多完美。然而,郎平和中国女排在最近9年几乎让我们忘记了这一点。
在东京奥运会之前,中国女排头号球星朱婷是近乎完美的存在。自2013年入选国家队之后,这位来自河南的姑娘迅速成长为世界一流的优秀主攻,在十几次国际赛事中斩获MVP,是中国队夺得里约奥运会冠军和两次世界杯冠军不可或缺的扛鼎之人。
2013年重返中国女排的郎平在执教生涯的巅峰期也成为完美甚至神奇的存在。从2014年世锦赛带领中国女排走出低谷夺得银牌,到2015年世界杯克服临阵损将的困难登顶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惊天逆转,再到2019年世界杯的11连胜,郎平几乎成为战无不胜的代名词。
在郎平的调教下,中国女排也日臻完美。在2019年世界杯赛中,尽管有部分强队没有参赛或未派主力,中国女排展现的惊人统治力仍令人叹服。东京奥运会前的世界女排联赛,前半程替补阵容的表现也许让人有了一丝怀疑,但主力回归之后摧枯拉朽的7连胜马上打消了这种怀疑。
也许,一向低调、谨慎的郎平也被球队“完美的假象”欺骗了。在抵达东京之后的第一次训练中,郎平再次强调这次奥运会要抱着冲击对手、冲击冠军的姿态。不过,在私下和几位记者的聊天中,郎平也提到她对球队阵容的认可,认为包括朱婷、袁心玥在内的主力球员还能在较长时间里保持巅峰状态。当时她或许没有想到,开赛之后中国队会遇到这么大的麻烦。
首战负于土耳其,次战不敌美国,第三场错失大好局面输给俄罗斯,不容喘息的三连击暴露出了中国队的问题,也让我们看到了这支队伍的不完美。
朱婷的手腕伤势突然变得难以坚持,“MVP收割机”失去了往日的风采,让包括郎平在内的所有人猝不及防。在朱婷受阻的情况下,其他攻手未能在最快时间内提供充足、持续的火力支持。在一攻效率降低的同时,中国队一传的漏洞被放大,防守和拦网也失去了应有的水准。输球和心理压力的叠加,让中国队陷入泥潭,郎平的指挥调度也不再像以往那样神奇、奏效,神机妙算的郎导这次失算了……
直到彻底出局,中国队才卸下包袱、找回了自我。 小组赛第四战的中国队像极了小组赛第一场的土耳其队。张常宁在赛前就发出了求战宣言,中国队在场上为每一次得分呐喊,“小苹果”袁心玥的尖叫又回来了,替补二传姚迪打出了高水准,场下的朱婷一次次在得分之后与其他替补球员挨个击掌庆祝……中国女排不再是奥运冠军,而是憋足了劲儿想“咬意大利队一口”的被淘汰的球队。3:0,迟到的胜利终于来了。
三连败小组出局之后,外界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中国队用这场球的表现作出了回应。正如张常宁所说:“没有人比我们自己更在乎中国女排这个集体。”中国女排这次的失利需要全面总结,但是这个团队对排球的热爱毋庸置疑。
换位思考,其实每个人都和郎平、朱婷和中国女排一样,需要接受生活的不完美。 工作上遇到瓶颈,“鸡娃”技不如人,上有老下有小的进退维谷,疫情给生活带来的改变……自己的不完美,他人的不完美,生活的不完美,都需要去适应、消化和接受。强者如郎平,也会跌落神坛,也有局面失控的时候,也会遭遇创下奥运史上最差战绩的尴尬,也会面对意想不到的挫折。但是,她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她对待不完美和挫折的态度,在于她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这些,然后向着人生下一程继续前进。
在洛桑的奥林匹克博物馆,记者曾经看到国际奥委会对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的官方解读。它说:“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是对卓越的表达,而不是对表现或胜利的称颂。它指的是在体育场或是生活中倾尽一个人的所有、在每一天向着完美不断进步的过程。”
“更快、更高、更强”的表达最早并非出自“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而是他的一位充满活力的朋友、多米尼加牧师亨利·迪东。1891年3月7日,在自己工作的一所寄宿学校举行完一次比赛之后,迪东致闭幕词时用了“更快、更高、更强”作为结语。对迪东而言,更快指的是精神和学习,更高指的是心灵的净化,更强指的是由运动塑造的强健体魄。顾拜旦为这句格言所打动,在1894年把它确认为国际奥委会的格言,他认为这跟自己视体育为一种教育方式的理念十分契合。
喜欢奥林匹克,欣赏郎平和中国女排,我们也应该欣赏古德蒂、基拉里和布萨托。意大利人古德蒂在里约奥运会小组赛首战率领荷兰队爆冷战胜中国队,但后来在半决赛中输给了郎平和中国队。这次,他又来了,再次在中国队身上爆冷,还率领土耳其创造历史打进了八强。基拉里曾经作为室内和沙排运动员夺得奥运冠军,这次朝着作为教练率领美国队夺取奥运冠军的梦想继续冲刺。布萨托率领的俄罗斯队在2019年世界杯赛中被中国队打爆,这次他憋足了劲儿报了一箭之仇。跟郎平和中国女排一样,不管是否能取得成功,他们都在追求卓越的路上不辍前行。
记者:王镜宇、卢星吉